说实话,我要是爬没有去过的山,一般都是浅山的成熟线路;就这,把攻略都要做到位,实在不行就原路返回。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环穿蓝关古道,我们竟然走了8个小时,当然也幸福得不得了。
问题就出在我们决定对穿上了。
我们两辆车,计划是一路走虎吼山道院,一路走坡底村,在中间交换钥匙,下山后换车集合,这个计划是挺完美的,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
出啥问题了?莫急莫急,听我慢慢道来,我的文字趣味性和知识性都有,你慢慢地品。
有关虎吼山道院后的栎树林
导航虎吼山道院,从环山路拐到贾河滩村,过了高科学院左拐,景色不错(注意限高,一般SUV恰恰过去)。
车上了塬坡,把车停到虎吼道院的旁边,在道院东边看到小道,上面还有路条,从这里就徒步进山了。
记着时间,我们9:20出发的。后面我会把重要地点的时间说明,当然我们走的很慢,两队都带小朋友了。
“槲叶落山路”,踏着松软的落叶,慢慢地拔高。
说说这个槲叶吧。槲叶就是槲栎树,也叫做栎树、柞树,柞水县就是“柞树成林”得名,柞字用作地名时,不读zuò而读Zhà。柞树的叶子也是蚕宝宝的主要食物,以柞树叶子为食物喂养的蚕叫柞蚕。
《诗经·秦风·晨风》唱道:“山有苞栎,隰有六駮。”这里“苞栎”就是成丛的栎树,秦国咸阳之前的国都栎阳(“栎”于地名读Yue),也当是这里栎树成林,不过现在那里没有了。
秦汉上林苑有一座宫苑叫做“五柞宫”,后来汉武帝就驾崩于此五柞宫。
山里人把栎树叫青冈木,也叫冈木,这是烧木炭、点木耳的首选原料。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烧木炭用的树应该就是栎树,毕竟南山漫山遍野都是的。
栎树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橡树,就是舒婷写的《致橡树》的橡树,橡树是英国也是美国的国树,牛气吧。
不过栎树的种类比较多,但是所结的果实都叫做橡子,可以吃的,杜甫就吃过:“客秦州,负蕲采橡栗以自给。”唐张籍也吃过:“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唐代皮日休有诗《橡媪叹》:“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橡子凉粉可是汉中的名小吃,当然山里人也用橡子酿酒、喂猪。
大秦岭是栎树集中产区,种类也很多,陕西的栎类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六分之一,所以大家秋冬季节爬山,“槲叶落山路”就是常见的景色了。
看我的文字涨知识吧?还不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