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再到两汉的乐府诗和魏晋南北朝的文人诗,再到唐诗与宋词。可以说,中国的诗歌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里,不知道有多少的优秀先人,留下了多少千古名篇。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当属于唐诗宋词了,当然唐诗还要比宋词略高一点。如果说中国这个诗歌国度里,唐诗是皇冠,那么有一首诗就是这皇冠上的最亮的一颗明珠,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春江花月夜》号称“孤篇压倒全唐”,闻一多先生更是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是扬州人,他的诗现仅存两首,但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这首《春江花月夜》就是他在扬州的长江边所作。这首诗有点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集哲学、人生、审美、爱情于一体。这首诗总体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写景,
诗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八句诗写尽春、江、花、月、夜、各种意像。诗歌开篇即写景,虽是初唐诗人,写出来的胸怀却是盛世王朝的博大胸襟。这八句诗,诗人写的是在这月光的笼罩中,放眼望去,尽是浩渺的春江远景,将大自然的独特神奇之处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人在享受着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时,又不知不觉的沉浸在月色夜下关于人生的思考,这就开始了第二部分——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思考。
诗云: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八句诗,写尽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就如同伟大的诗人都有过这样的思考一样,如李太白的《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又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中的几问,不仅仅问的是月亮,不仅仅问的是青天,不仅仅问的是宇宙,张若虚问还有人生,还有生命。人类的身影出现在这首诗的哲理之中,人类的这几个问题,将永远是人类的终极之问。而第三部分的意境转换到了人类的另一个问题上,那就是爱情:
诗云: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爱情一直都是人类历史上,永远经典不休的永恒的话题。说到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不免想起古代先人们对于爱情的描写。从最早的《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到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在到曹子建的《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再到秦少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而这首《春江花月夜》中的爱情,讲得不仅仅是爱情,更是生命,不仅仅是个人的爱情,个人的生命,而这其中所说的是这个世界中所有的生命。其中包括江水、落花、明月、春夜。这首诗不仅言情,更是言志,将情志融为一体,思考宇宙人生生命的本质。
喜欢本篇文章的不要忘了,点赞、评论、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