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唯美甜蜜的爱情故事,彷佛又感受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935458.html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首诗歌。

根据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篇,大部分是民谣;《雅》是宫廷宴或朝会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共篇;《颂》是宗庙祭祀的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赋: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式表达思想感情;比:类比,对人物形象加以比喻,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兴:抛砖引玉,以其他事物为开端,引起所要描述的内容。

我最早接触《诗经》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上。课本节选了几首诗,我印象中的三首是《蒹葭》、《静女》和《关雎》。这三首诗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描写了爱情。

中学时的我们情窦初开,学到爱情诗时,班上同学异常亢奋,朗读的声音都响亮了不少。《诗经》中的爱情,甜蜜、美好、浪漫而又略带羞涩,让这个浮躁时代的我们十分向往着迷。

那么《诗经》中如此令人向往的爱情是啥样的呢?相信这几首诗会带你回忆起初恋的味道。

《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我”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我”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所以,“我”不停地寻找。逆流而上没找到,然后又顺流而下,也没找到。因为心切,不管道路艰难险阻,“我”都要找到她。

寻找爱情是朦胧的、缥缈的、若隐若现的。“我”的追寻似乎快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每当“我”快要接触到她的时候,她总是忽然消失不见,然后又出现在下一个地方,等我去寻找。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美丽的姑凉约我城郊见面,我到了约会地点,可是却见不着心爱是姑娘,急得我抓耳捞腮。

娴静的姑娘真娇艳,她赠送我一只彤管,彤管鲜红靓丽,我夸它颜色好。城外的荑草开了,姑娘采摘一把给我,荑草美好又珍贵。不是因为荑草好看,而是因为是心爱的姑娘送的,爱屋及乌。

这首诗以男主角的口吻记录了他与心爱的姑娘初次约会的情景。当心上人“爱而不见”时,男主人公“搔首踟蹰”,敦厚羞涩,真率淳朴的样子跃然纸上。心上人赠送给他彤管和荑草,男主人公夸赞它们真好看,“匪女之唯美,美人之贻”,因为我爱她,所以她给的东西都好看。

这首诗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娴静的女子,是“我”追求的目标。“窈窕淑女,梦寐求之”,美丽娴静的女子,“我”日思夜想地追求你。追求不到,“我”在睡梦中都在想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美丽娴静的女子,“我”要弹琴来向你示好。“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美丽娴静的女子,我要敲着鼓来取悦你。

男主人公对美丽姑娘的爱慕与追求,像极了现在的男孩追女孩。“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全都拿出来取悦心上人。表达了男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诗经》中的爱情美好得让人甜蜜。在那个保守的封建时代,劳动人民竟然也有这样超脱世俗的爱情观,天真烂漫淳朴简单忠贞,这也是现在的我们所期望的爱情呀。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