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学府,风华正茂,
金陵学脉,源远流长;
今日南师,印象入心,
文以抒情,作以贺咏。
为庆祝南京师范大学建校周年,
展现学校人文风貌与时代担当,
学校决定面向各学院推出
年南京师范大学
“印象随园?百廿风华”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系列活动。
[SUI]
[YUAN]
印象
●
随园
一、活动主题
印象随园?百廿风华
二、活动组织方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
承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全体研究生、本科生、毕业校友均可参赛,采取个人自由参赛和学院推荐参赛两种形式,分为个人组(1人)和团体组(≤3人,可与本科生、外校学生组队,但需任命本校学生为团队组长)。
本次活动旨在庆祝校庆周年,作品主题可以围绕南师建校周年展开,每组可提供多套设计方案,但同一作品只能提交一次。
01“芳华南师·心礼相随”
文创设计类
满眼生机转化钧
天宫人巧日争新
文化创意融入人工巧思,
文化内涵兼具实用价值。
百廿南师有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南师学子一起
期待一场浪漫的化学反应。
剪纸、十字绣、荷包、纸雕、木雕(竹雕等)、艺术画、羊毛毡、陶艺等。
钢笔、直尺、U盘、书签、明信片、手账本、文件夹、文件袋、信纸、信封、便利贴、手账胶带贴纸、邮票等。
帆布袋、马克杯、杯垫、冰箱贴、钥匙扣、雨伞、移动电源、手机壳、日历、校园卡卡贴、卡套等。
创意文化衫、卫衣、帽子、胸针等。
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形象,或为随园、随园各学院设计Q版形象或吉祥物,或为南师历史上重要人物设计虚拟、卡通或写实形象,并衍生为相关文创产品。
可将随园的建筑用Q版的画风人物化,配以轻松俏皮的话语和可爱的昵称,彰显每幢古建筑的特点与趣味,或对随园的草木花卉进行标记注解,以诗句或趣味短句对其进行个性介绍,形成随园趣味地图及游玩手册。
02“光影南师·流韵千载”
影视图像类
青云落,
碧溪回,
垂柳如烟,
柳絮绿波追。
画舫轻盈犁浪急,
笑脸送春归。
阳春三月
中大楼无声迎接着南师百廿生辰。
云卷霞舒,流光岁月
于镜头的一寸内任意生长,斑驳陆离。
雕梁画栋、草木鱼雁
南师在美的慧眼中如何飞舞跳动?
1
(1)微视频:场景需设置在随园,讲述发生在南师日常生活学习的的片断故事。视频主题与校园文化、学习科研、校园生活、校园景色等相关均可,亦可以花草树木等植被为主体展开故事。可以是短视频(1分钟以内)、volg(3分钟以内),也可以是微电影、微纪录片、校园访谈(时长不超过20分钟)等等。
(2)微影集:影集可展示校园风貌、校园生活(polg)、文化科研,或介绍、记录校园花草绿植,具有纪念意义的摄影作品均可。
2
(1)符合大赛主题的海报设计、书籍设计、绘画设计、花草书签设计、手账日记创作等,记录自己与南师的故事。
(2)硬笔、软笔书法类,书写有关南师年历史的书法作品,作品内容鼓励原创。
3
(1)微剧本:剧本内涵应紧密联系南师的校园生活,可介绍南师花草植物故事。剧本场景原则上不超过3个,设置人物原则上不多于5人,描述情节要求简约传神。
(2)微戏剧:可参考孟京辉的48小时微戏剧形式,创作微戏剧剧本并进行表演呈现,每部视频不超过20分钟。
03“灵性南师·笔书风华”
创意写作类
时序交替
万物复苏
沐浴随园暖风,
一花、一树、
一溪、一亭、
那人、那事、
那景、那情,
印留心间。
正值南师百廿华诞,
挥洒你我手中笔墨,
来诉说与南师的故事。
小说、散文等,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可结合南师周年校庆、南师随园及仙林校区风景、学院、专业等方面的特色进行创作。
创作诗词,表达对南师的情感、反映南师的历史人文、宣传南师精神均可,要求原创,符合诗歌的格式要求,古体诗、新诗均可。
创作融合南师、学院、专业等方面特色的“定制”主题对联。要求原创,符合传统对联书写要求。
书写南师历史、创作南师故事、表达南师情谊、赞美南师风景的作品均可,要求原创,文体不限,如剧本、访谈、书信、创编等,另外,还可以进行手账日记创作(手作或电子皆可,注意图文比例,以文为主),记录自己与随园的故事。
“百廿南师·草木情深”
文化体验游专项活动
百廿南师
草木情深
活动内容
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南师大随园校区,春夏秋冬各有景致,其中春季草木繁花盛放,独具魅力。
我们将设计出一条草木寻访线路,并将文学讲授、传统吟唱、互动传承融为一体。一方面是针对学校教工、校友孩子的文化体验活动,于校庆前夕举办校友孩子的专场,不仅让校友们回家看看,更让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回家看看,在追忆自己青春随园,感念母校的同时,让孩子们也爱上南师,以南师为荣;另一方面也面向全体的学生,让学生参与与体验随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增加对随园园林、文化的了解,增强幸福感。
活动对象
学校教工、校友及其孩子;南师本科生、研究生
活动时间
年6月(暂定)
活动形式
·诗词挂牌
可在德风园孔子像附近的树上设置诗词挂牌,让参与者观赏、进行猜谜答题。
·草木解说
在一些植物比较聚集的地方或者能容纳较多人的地方如大草坪、德风园、文学院门口,展开一些文化解说、文学讲授、传统吟唱活动。
·许愿树
寻访1—2棵合适且醒目的树木,可以让大家挂一些许愿牌,可以是自己的愿望,也可以是对南师的祝福。
·行走的《诗经》
将诗经中提及的花草树木进行还原,并尝试在随园校区找到实物一一对应,规划2条(防止人流拥挤,且随园呈对称结构)草木寻访路线,制作相关诗词卡(3—5种不同的,防止大家“跟风”)。给每一位参与者一张诗词卡,上面有需要寻找的花草树木在《诗经》中的几句诗词,但不点名具体是什么植物。参与者需根据路线寻访,找到对应的植物并拍下照片,并在附近设置好的地点将照片展示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确认寻找正确后敲章,最后根据正确的个数进行相应的抽奖。
报名渠道
线下邀请及“南师文研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