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经典名篇秦风蒹葭主题解读附

中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大家说诗

这是表达诗人执着追求爱情的抒情诗。

深秋霜降,诗人伫立于河岸,透过密密苇丛、茫茫河水,找寻朝思暮想的“伊人”。“伊人”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诗人苦苦追寻,沉醉其中。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将它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比较,认为它“最得风人深致”。

历史上,对这首诗的主题有几种解读。

第一种是“爱情说”。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现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

第二种是“理想说”。诗中“伊人”形象朦胧,暗示追求美好理想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但人们矢志不移、坚持不懈。

第三种是“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伊人”是春秋时代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君主求贤招隐之意。

第四种是“讽刺说”。汉代《毛诗序》中说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不守周礼,将招来亡国之祸。

“伊人”神秘,像雾像雨又像风,到底符合哪一种解释,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这正是诗的魅力所在。兼葭、白露、秋水,回环曲折的道路,与“秦风”其他激昂粗豪的诗风格迥异,它空灵含蓄、朦胧缥缈,将怅惘的心情烘托得淋漓尽致。“宛在”一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蒹葭之思”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成为“爱情草”的兼葭,葳蕤至今,根植于每个有情人柔软的内心深处。

那若即若离的“伊人”,在水一方,永不老去。甜蜜与惆怅,是感伤也是力量,有失落更有向往。

#蒹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