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诗经系列之三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359028.html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诗经·唐风·葛生》

  在红薯和马铃薯传入中国之时,古人吃的都是粉葛,粉葛产量远远没有两位过江龙的高,口感也嫌粗糙苦涩,慢慢的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日常吃法的话,粉葛至今最常用来煲汤,黄梅时节湿气重,广东人会煲一道粉葛鲮鱼赤小豆汤,用来祛湿清热下火,这三种材料,其实都不算口感好的上品,粉葛粗苦,鲮鱼多刺味腥,赤小豆淡而无味,但三者混在一起炖汤,味道却也浑厚清甜回味,可见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小雅·苕之华》

  苕这个花的名字,很好听,可惜后来被改成了高调张扬的凌霄。虽然名字霸气,这种花在农村确实常常可见,老窗土墙,常有怒放的一支攀蜒而上,开得肆无忌惮没心没肺。

  小时候不认得这种花,经常叫它炮仗花,因为一大串一大串的很像鞭炮,这么土的名字实在委屈它了。

  凌霄一身都是药,花可以做药,根可以做药,枝叶也可以做药,分治不同的疾病,对此,我只能说,中医实在太神奇了。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魏风·伐檀》

  老檀木的树林,以前曾经是每个村庄的标配,无数滥伐之后,如今已经日渐稀少。

  小时候喜欢爬歪歪扭扭的老树,盛夏时节,有时还能看到知了从树下破洞而出,慢慢爬到大树干上,破壳飞去。

  小时候经常饿,饿到连知了都不放过,费劲逮住几只,扔到还有火星的炉灶里,知了的手脚翅膀都被烧掉,硬硬的壳里,还剩一点白膏的蛋白质,小时也觉好吃。

  好多年没吃,后来去云南,在烧烤摊上见到,一口气吃了五串。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邶风·谷风》

  荼是古时对很苦的野菜的统称,包括蒲公英、车前草、苦艾菜之类,总之是可以吃,但味道不太好的那些。有些地方的饥荒岁月,会吃蒲公英充饥。

  后来饭店里为了满足怀旧,也开始炒起蒲公英。如果油腻吃多了,吃个苦菜清下肠胃,还是很不错的。

  蒲公英没怎么吃过,但车前草和灯芯草。还有半边莲,小时每次感冒发热的时候,母亲经常会煮出这样一碗生凉茶,还好不甚苦,远比不上后来在广西梧州吃的那一碗龟苓膏苦的那么刻骨铭心。

湛湛露斯,在彼枸杞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小雅·湛露》

  说起诗经里的食物,最让我有乡愁的是这一味——枸杞。

  在粤西人,我们的家乡人,有些会达到没有老火汤吃不下饭的地步,我虽没那么严重,但一碗好汤也可以让自己内心安定,说到底,胃是人身上最顽固的脏器。

  现在喝汤,都是喝汤不吃渣,小时则是连渣都不放过,一碗清补凉炖排骨汤,会把排骨先捞出来吃掉,再把漂浮在汤上的枸杞捞出来吃掉,再把剩下的玉竹沙参吃掉,这一碗汤才是算喝完。

  喝完之后,总结就是,枸杞最好吃。

  现在喝汤,遇到枸杞,还是不会放过,有时很难捞,就像是在碗里捉迷藏。

  这碗有枸杞的清补凉排骨汤,大概就算我最深的乡愁吧。

  马来西亚著名的肉骨茶,也是的类似材料,不过汤会浓一些。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