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你会记得颂讲了什么吗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十三月带着读者们来到《诗经》中最后一个部分“颂”,这是祭祀与颂圣的篇章,其中的内涵都是歌颂祖先功业的。我们仔细来看,《颂》诗分为《周颂》31篇,《鲁颂》4颂,《商颂》5篇,一共40篇,全部都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细心的发现,《周颂》产生于西周初期,《鲁颂》《商颂》是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这样的时间观念可是我们要牢记的。《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十三月有话说我是一个朝代的国君,我的功绩可以与天齐,这江山的社稷只有贤德的国君,才能治理的好。谷粮养活了我的子民,我的恩德高无比。这是上天赐予的小麦吗?我想不是,这是我的子民在一年的劳作里辛苦挣来的。作为贤明的君主,我也推行良好的农政给农民,只有这样,我的国家才能强盛。《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十三月有话说这是丰收的一年,我是一国的君主,看到子民们丰收,年景谷物这么多,新建的高大粮仓一座又一座。储存着亿万新稻粮,酿成的美酒甜又香,用来献给祖先来品尝。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福禄多吉祥。知识导播:古人于收获之后,为报鬼神的庇佑,举行祭奠,借以娱神,并喜庆丰收。中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可见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赖农业生产,政权的稳固也要以农业生产为保障。上古的西周,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的收成在当时必然是朝野上下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