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欣赏国风唐风扬之水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pf.39.net/bdfyy/jdsb/150929/4703693.html

扬之水(1),白石凿凿⑵。素衣朱襮⑶,从子于沃⑷。既见君子⑸,云何不乐⑹?

扬之水,白石皓皓⑺。素衣朱绣⑻,从子于鹄⑼。既见君子,云何其忧⑽?

扬之水,白石粼粼⑾。我闻有命⑿,不敢以告人。

⑴高亨:扬,当借为荥。《说文》:“荥,绝小水也。”即小水沟。扬:激扬。一说扬为地名。

⑵高亨:凿凿,鲜明貌。周振甫:凿凿,鲜明貌。

⑶高亨:襮(bó),绣有花纹的衣领。周振甫:绣黼文的衣领。黼文衣,指绣有斧形文的衣,即锦秀衣,用白布衣罩上,但朱领仍露出。

⑷高亨:子,指曲沃君。沃,曲沃的省称。曲沃,晋国的大邑,在今山西省。周振甫:曲沃。

⑸高亨:君子,指曲沃君。

⑹云何:如何。云,语助词。

⑺高亨:皓皓,洁白貌。周振甫:皓皓,洁白。

⑻高亨:绣,绣花。刺方领绣。周振甫:绣,指领绣,即绣领。

⑼高亨:鹄(hú),地名,属于曲沃。周振甫:鹄,曲沃邑名。

⑽其忧:有忧。

⑾高亨:粼粼,清澈貌。周振甫:粼粼,清澄貌。

⑿高亨:不敢以告人,指听到曲沃君有什么命令,不敢拿来告诉别人,一定要保守机密。

激扬的流水,白石分明。白衣红领,追赶你到曲沃。既然见到君子,为什么不快乐。

激扬的流水,白石皑皑。白衣红领,追赶你到告鹄。既然见到君子,为什么忧伤不已。

激扬的流水,白石晶晶。我接受了命令,不敢告诉他人。

高亨:春秋前二十三年(前七四五年),晋昭侯封他的弟弟桓叔于曲沃。曲沃势力较强,自此以后,桓叔一系与昭侯一系展开争夺君位的斗争,甚至于与兵打仗。经过六十七年,桓叔一系立为晋君。这首诗作者是昭侯一系的贵族,他到曲沃去,投靠桓叔一系,作这首诗表示对桓叔的忠诚。

周振甫:这诗的解释有二:一是《毛诗序》:“《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二是方玉润《诗经原始》:“严氏粲云:‘时沃有篡宗国之谋,而潘父阴主之,将为内应,而昭公不知。此诗正发潘父之谋,其忠告于昭公者,可谓切至。’”“《扬之水》,讽昭公以备曲沃也。”

傅斯年:《毛序》:“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按首章云:“从子于沃。”卒章云;“我闻有命,不敢告人。”恐是曲沃谋翼事。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追赶一位君子到沃这个地方。但是,当他见到那位君子后心中却忧愁不已。因为他是接受了不敢告人的秘密指令前来的。这个指令可以会对君子不利。学者们认为这诗所述内容与晋昭公和其弟桓叔争夺君权的有关系,但从诗的内容里找不到明确的证据。

《郑风》中有一同名诗篇,那首诗写了兄弟感情受别有用心之人挑拨,导致兄弟二人不能相互信任。这首诗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两兄弟感情被人离间的故事呢,作者见到君子却高兴不起来,是因为他接受了不敢告人的命令,使得两兄弟不能坦诚相见。

《诗经译注》高亨

《诗经译注》周振甫

《诗经讲义》傅斯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