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寄托了古人无数的情思和智慧。
《诗经·氓》是卫风中的一首经典女性婚恋诗。诗歌用女性的口吻,讲诉了女主人公与氓从青涩甜蜜的爱情到琐碎无望的婚姻故事。
借助女主人公切身的情思感悟和敢爱敢恨的做法,诗歌深刻地传达了古人对女性在婚姻爱情上的金玉良言。
1、可以享受爱情,但不要沉溺爱情。
爱情是人生的调味品,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沉溺爱情,无异于酿造苦果。
《氓》中的女主人公就亲身经历了这种苦果。初遇爱情,毛头小子氓特地抱着布匹前来追求,就打动女子。初尝爱情,氓既无媒妁之言,又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女子便不忍郎君被拒伤心,不顾是否明媒正娶和家庭差距的悬殊,毅然决然地答应男子的求娶。婚后任劳任怨,却惨遭丈夫抛弃。
人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享受爱情的甜蜜。沉溺爱情,无疑让自己陷入困境。当爱情面目可非,缘分已尽,迷失自我只会难以自拔,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
年前震惊全网的“北大女大学生被男友精神控制”的悲惨事件,给很多女性敲响警钟。
美好的爱情,应当是清醒、保持自我的前提下是在相互滋养,相互成就。而在一段不平等感情里,越是没有自我,越是卑微,就越容易被自私的人利用和控制。
始终保持自我,认清自身价值的女人,
当爱情降临,会羞涩地说一句“我期待过”。
在爱情走后,也会坦然说一句“我享受过”。
2、经济独立是才维护女性尊严,实现人格独立的前提。
《氓》深刻揭露了女子婚姻失败的根源——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婚前婚后,男子的身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贫困落魄的“氓”摇身一变,成为享有一定经济地位和名声的“士”。而女子却由过去年轻美丽的少女成为日夜操劳、憔悴沧桑的家庭主妇。
一个光鲜亮丽,一个黯然失色,两种极端的对比,背后是经济地位悬殊的悲剧结果。
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显著标识。它不仅意味着自力更生,更意味着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受他人不平等的胁迫和束缚。
在婚姻中,经济独立更是女性维护尊严,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
现实生活中,很多婚后完全回归家庭、失去经济独立的女性,如同被束缚住手脚,在婚姻里寸步难行。想买贵一点的品牌化妆品,却囊中羞涩;远嫁他乡,想回娘家给父母尽孝,却纠结于往返的费用;更夸张的是,妻子没有经济能力,还助长某些丈夫的恶劣行径,让女性沦为婚姻的牺牲品。
曾经杨幂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及“如果给父母买房,是否会问过丈夫的同意?”
她十分自信地说道:“不会,我用自己的钱给父母买房,为什么要经过他的同意?”
给父母买不买房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守他人束缚,能够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尊重和独立。
不用拘束于囊中羞涩,也不用忐忑地察看他人脸色。
在婚姻中,经济独立才是女性最大的安全感和保护伞。
3、当断则断,及时止损是女性最后的理智和自尊自爱。
无论婚姻,还是爱情,本身就具有排他性。忠于对方,彼此相爱,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诗歌《氓》的末尾,女子在看清丈夫丑恶嘴脸和深刻反省后,理智果敢地与丈夫断绝关系。
她的敢爱敢恨,当断则断,不在乎两个最致命的原因:丈夫朝三暮四、暴力相向。
出轨和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近年来,出轨和家暴类的新闻频频出现。前段时间“杭州女子被家暴离婚案”和商圈某某富豪婚外情的新闻,在流量和舆论的作用下,更是引发人们的热议。婚姻和爱情,难道竟如此脆弱,经不住现实的考验?
在我看来,任何打着爱的名义施暴,任何假借不爱、侥幸的出轨,仅仅是出现一次就是对另一方无尽的痛苦和折磨。而每一次沉默,都是受害者的加倍伤害。
倘若爱情婚姻成为假象,当断则断,及时止损何尝不是对自己最后的保护。
无论是金玉良言,还是忠言逆耳,
人生有诸多美丽和精彩,坚定一生的信念,
勇敢而理智地追求所爱吧!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