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徐子屏,出生生长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书屋名静远草堂)年自上海迁居深圳。现任深圳市原创艺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历任深圳市自学考试办主任,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副主任,深圳市教育局职成处调研员。
自幼酷爱绘画、书法,经年研习碑帖、篆刻。师从沈尹默、任政、钱君匋、刘友石等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工篆、隶、行、楷。书作劲逸清隽,韵味醇厚,篆刻工稳清健,风味醇雅。书法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全国印社篆刻联展》、《中国印谱》、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艺苑名家》专栏等。传略已收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名家传世大辞典》等。荣获“百名中国书画名家”“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东方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省艺坛书画院副院长、深圳书画艺术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创艺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深圳市篆刻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顾问、《新文艺》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勤奋出天才
——《徐子屏百福百寿成语印谱》
大凡见过徐子屏书法篆刻作品的,无不赞叹他的苍劲的笔法、深厚的功力。在人才济济的深圳,依靠勤学苦练,自学成才的书法家篆刻家徐子屏,便是其中佼佼者。早在年其篆书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倍受人们的称赞,为艺林所瞩目,其后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篆刻展览,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其传略已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
徐子屏幼承庭训,从小酷爱书画,不少古代书法家“秃笔成冢一生业,铁砚磨穿两鬓斑”的故事,深于他的心中。10岁那年,父亲带他到南京路,他被南京路上那些各种风格的书法名家题写的店名可吸引,有的雄强,有的遒丽,他不知不觉的用手空临起来,走进朵云轩,更被那些书画名家的真迹深深陶醉。从此,他每个星期日都要去观赏一次,一回到家,就铺开白纸,把自己看到的佳作一一背临下来,反复推敲其中的韵味。
寿山福海汉语成语,意思是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出自《灌园记开场家门》。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开场家门》:华屋珠帘,寿山福海,别是风烟。
雅寿举杯祝寿。《东观汉记吴良传》:“门下掾王望言曰:‘……今日岁首,请上雅寿。’掾史皆称万岁。”
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省吃俭用,去购买必须的文具,为使每张白纸能充分利用,他想出了用纸三步决,先用淡墨练,次用稍浓墨练习,最后用浓墨在字的空隙中练习小楷。
文革动乱中,许多青年感到前途渺茫,度日如年,不学无术,浪费青春,徐子屏则与一批志同道合的书法爱好者,互相传抄书法名著,泛舟于书法的海洋,瀚畅遨游,后来东渡日本讲学的楼鉴明是当年的挚友,他们鸡鸣而起,挑灯夜读,整日临摹挥毫,切磋书艺,一起去拜访书法界老前辈沈尹默,褚保权夫归,求教于任政,钱君等书法家,聆听教诲,得到点拨和教益。
上山下乡大潮中,徐子屏在崇明农场,白天烈日下辛勤劳作,汗流浃背,晚上不顾一天的疲劳和蚊叮虫咬,一头钻进古代碑帖之中,如饥似渴地心慕手追……每隔数月回上海优携习作请教于沪上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鹤寿鹤的寿命。《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恭则寿意思是做人办事一定要小心谨慎,要恭恭敬敬,这样就能长久。出自清沈德潜《古诗源》。战国时期还有一篇论述气功的铭文——《带铭》。其全文是“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
84年南下深圳前,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周谷城教授为徐子屏的书斋题名“静远草堂”,其意取自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名言,时时激励着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淡泊名利,勇猛精进,开拓进取。
88年徐子屏与同人在深圳创办深圳印社。在深圳博物馆举办“深圳印社首届作品展”,作为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的徐子屏,其书法作品真草篆隶颇见功力,篆刻作品工稳清健,风味醇雅,气息生动,受到广泛的好评。
徐子屏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书法家和篆刻家,40余年的书刻生涯中,对历代名碑法帖,绝不浅尝辄止。以“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之精神,心慕手追,他倘佯于皖浙西泠及近现代诸派中汲取艺术养分,并从而上溯至秦汉古玺,为其鬼斧神工的艺术技巧而倾倒,他注重对封泥、瓦当、砖刻的探求和学习。他既重视“贵貌取神”更强调要“形神兼备”,通过对形的把握和理解,达到神似,他深信唯有继承传统,在对传统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有新的创意。他创作每件作品,必精心构思,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匠心独运。
金石寿金石学,清代产生的一种研究古时文字和书法的学问,因为那些的载体多是青铜器或是石碑,故有是名。金石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金石能保存的时间都很长。出处:寿如金石佳且好兮(生命如金石久长,即长命百岁)
仁者寿即德者寿,养生术语。谓道德崇高者,怀有仁爱之心,胸怀宽广的人容易长寿。出《礼记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寿。"德者寿的观点是儒家养生思想最为集中而典型的体现。
书为心画,重书品更重人品,已成为徐子屏的艺事准则。他注重书内及书外,印内及印外功的修练。他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担任书法篆刻教学工作,在深圳书画艺术学院任书法部副主任,对每堂课必认真备课,对学生热情和蔼,为人虚怀若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得到学员的好评。他遵照古人“运刀临石之初,试吸神摄气以审度,平心静气以布局,沛然盛气以发刊。则气之所存,形神险巧俱随之矣。”他用刀冲切结合,时冲时切,在拙朴中求变化,自然中论虚实,刀法生辣,使宽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是故印作金石气韵俱存,空灵自然,天趣自成。
徐子屏供职于深圳市教育局,任深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主任,白天公务缠身,工作繁重,可是他又如何能在书法和篆刻艺术上会佳作不断,独辟蹊径呢?
静者寿陶弘景说:"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静者寿
走进徐子屏“静远草堂”,只见满满三个大书橱顶天立地,各种碑帖印谱排成满满的二重书墙。几十个盒子装满了数百方印章,几十本“静远堂篆刻”留下了徐子屏篆刻的朱迹。徐子屏向我们道出了成功的秘密:一是不论白天公务多忙,每晚必埋首于静远堂,或者捧读名作沉醉其中,留连忘返,或者临池笔耕,“收视反听”、“默坐静思”、“绝虑凝神”。一天的疲劳顿时云消雾散……。二是每天清晨,天尚蒙蒙亮,闻鸡起舞,笔耕石耘1~2小时。
正是由于他起早贪黑,每日二次的读帖临池,使他二度进入了神妙的境界,似练气功,陶冶性灵,变化气质,酷暑严寒无一日停缀,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睡觉,娱乐,唱卡拉OK的时间都投入了书刻艺术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出天才,徐子屏对艺术的精勤不懈,终于融百家而为一炉,在鹏城书坛独树一帜。
万寿无疆汉语成语,指万年长寿,没有止境。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成语解释: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汉语成语,指万年长寿,没有止境。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成语解释: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