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爱深深地埋在心里

北京看皮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10/8833134.html

《蒹葭》与《关雎》是《诗经》里两篇描写爱情的最著名诗篇。这两首诗流传广泛,群众接受度极深,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极深入人心。

随便在大街上询问两个人几乎都能随口朗诵出来几句,虽然整首诗篇很少有人能背诵出来,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几句可以说大家耳熟能详。

两首诗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整篇文章读下来,你的脑海中不禁涌现出两位佳人美丽的身影,她们犹如花中仙子一样,世间一切美好的词语用在她们身上都不为过,她们的身姿恬静、安详,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就让人不能产生任何的亵渎之心,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男女之间爱情的美好顿时涌上了心头------。

我们来看看两首诗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两篇文章字字珠玑,个个都是神来之笔,没有任何累赘之处,深刻表达出了爱的情感、男子的相思之苦,但相思之苦下不是那种天崩地裂,不能活下去的苦,而是一种苦之下的悠悠甜蜜的味道。

一、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一)所寓意的对象不同。《蒹葭》诗篇借物寓意所借的物是蒹葭,是种生活在水边的植物。而《关雎》所借的物是雎鸠,是种鸟类,是生活在水边的水鸟,两者是一静一动。

蒹葭就是没有成熟的芦苇,它的植株高大,茎秆直立,秆高1~3米,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它的茎是中空的而且是择水而生,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长10~40厘米,稍下垂,毛茸茸适合御寒。

而雎鸠是种水鸟,经常栖息于河湖水边,如鸳鸯一般生活,故古人视为男女相恋的象征,蒹葭与雎鸠都是生活在水边。

(二)两首诗描写的时间上不同。《蒹葭》整篇里说的是秋季,是深秋季节,从诗中“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只有过了白露后,天气才渐渐寒冷,早晨才会出现露水。而且收割芦苇是在初冬时分,所以诗中还可以看到萋萋、采采的蒹葭肯定是在秋季。

而《关雎》里描写的是夏季,是初夏时分。诗中所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该女子还在采摘荇菜来食用,所以肯定是夏季,只有在初夏荇菜才是生长最茂盛的时候。

植物百科上说,荇菜是种水草植物,可食用,别称莕菜、接余、凫葵、水镜草、余莲儿,为浮水水生植物,喜欢生长在池塘或者不流动的河溪之中。荇菜生性强健,适应性强,耐寒又耐热,冬季变黄,春季又逐渐恢复,喜欢静水。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是初夏时分。

(三)一个是在梦中一个是经常出现眼前。《蒹葭》里男子所思的恋人是见过了一次很难再见面。而《关雎》所思的恋人是经常能见到,但虽然常见却可望不可即。

《蒹葭》里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不论男子如何寻找心中的伊人而她只是在水一方,那么遥不可及。

《关雎》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可见男子是经常能见到所爱之人在采摘荇菜,也就是说是经常见到她的,两人很可能在一个村庄,虽近却远。

二、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一)两篇诗使用的词语朴实。两首诗词语极度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朴素中见真情,而这样的描写是最能触动心弦的。

(二)表达的相思之情相同。

《蒹葭》中描写了男子为了寻找到所爱之人,经过了重重辛苦,溯洄从之但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却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想见她真是太难。

《关雎》也表达了男子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早晚思她、想她、念她,整夜不能安眠。

《蒹葭》与《关雎》共同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美好、纯洁的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妙的事情,她不关富贵,不关贫贱,不关年龄,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