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以上内容都是老生常谈,相信喜欢诗经,对它感兴趣的人都知道,而没有看过的也不妨看一看,多了解一些文化知识总没错。
我今天的重点不是告诉你们诗经如何好,为什么推荐给你们,我对《诗经》只是喜欢,是对中国古诗词的喜欢,并不是多么深入的研究,只是喜欢它的韵律,它的美,所以我也不够格的去给你们解读,分享。
那么我为什么写这一篇呢?先说一说我的经历,我很喜欢古诗词,但,要说喜欢,我却总也没有行动,借口往往都是忙,没有时间,生僻字太多间隙时间不够……但其实这都是借口而已,相信许多喜欢古诗词的人都和我一样,那为什么我们都是这样呢?
首先确实跟生僻字相关,中国古诗词确实不像现代文一样,看一遍过去你就明白了,而是需要我们细细去理解的,但看书还行,细细理解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跟我目前的学习有关,最近在自考汉语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而其中就有关于《诗经》的章节,于是我就想借此机会,出一个《诗经》的专栏,并不深入研究,只是说明它的分类、意思及生僻字解析,让看到的人能更清晰明了懂得这首诗的意思,也不用麻烦的去翻书什么的,几分钟就可以读懂一首诗,并且也不多发,每天发出一篇或两篇,也不会不加重读者的负担。
这样日积月累,既学到了感兴趣的知识,也不用因为拖延或者什么借口没有行动起来,还很方便。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如果你对《诗经》或古诗词感兴趣,那么请你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