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月,上海的几大公园与往年有些不同,为了吸引游人,都增添了许多新的花种。原来园中没有的,今年或多或少地都有所种植,像海棠、樱花、郁金香等等,有的公园以前是从不栽种的。
今年的海棠,大概是有史以来品种比较多的一次,像木瓜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均可看到,而且品相也是上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
《木瓜》是其中的一首,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大约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的名字已不是很清楚,但词韵之美,却流传至今。
这里的木瓜、木桃和木李,应该是同属种植物。琼琚、琼瑶和琼玖,虽然品次有所区别,但都在意指美玉。其中的木瓜,实际是海棠花的一种,有粉、白、红、紫四种颜色,人们常看到的大多是红色的木瓜海棠。
粉木瓜海棠诗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其意在表达男女两情相悦,永以为好,并不是真的以木瓜和美玉实物相互赠换。
白木瓜海棠白木瓜海棠,相比较起来,不是太多见。
古代青年男女相会,一般都是在三月时节,诗中的木瓜,可能也不是指木瓜的果实,而是木瓜海棠花。捧着一个木瓜果去向女孩求爱,季节不太对,也似乎有点傻乎乎、缺乏了一种浪漫的情调。
红木瓜海棠《诗经》里有一首《溱洧》的诗就很有意思: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诗说的是这样一个场景:每年的三月,年轻的男女便会来到溱河和洧河边约会,寻找意中人。一个小伙子到河边转了一圈,毫无所获,便无精打采地往回走。路上遇到了一个女孩,委婉地问他,河边的花开得很好看,你看了吗?小伙子傻乎乎地说,我已经看过了。女孩子听后马上明白他还没有意中人,便又俏皮地约她,那就再一起看看呗。小伙子怔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兴奋地拉着女孩子的手向河边跑去,采下一束芍药,作为定情物送给了女孩。
海棠花不似牡丹雍容华贵,也不似梅花傲雪凌霜,又不似水仙凌波脱俗,但却如邻家女孩,不争艳宠,总是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美丽容态,泛发着暖暖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