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处,或相亲,或相厌,或相离。因人际关系而生的哀怨痛苦如华丽生命之袍上爬满的虱子,咬啮人心。
柏舟
国风.邶风.柏舟
汎(fàn泛)彼柏舟,汎亦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依靠)。薄言往愬(sù告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gòu遭遇)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biào捶击)。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huàn盥洗)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译文:
划着柏木舟,飘荡到中流。惴惴不安难入睡,忧愁在心头。并非手中没有酒,举起痛饮自在游。
我心非铜镜,善恶难辨清。虽有亲兄弟,心灵难沟通。痛苦去倾诉,他们却恼怒。
我心非方石,不能任转动。我心非苇席,不能随手卷。体面有尊严,不会任人欺。
满腹多愁苦,得罪了群小。被怨惹祸患,受欺屈辱多。静静细思量,捶胸啮心熬。
太阳与月亮,为何黯淡无光?忧愁烦恼多,犹穿肮脏衣。静思世间事,不能任翱翔。
《柏舟》是《诗经》邶风的第一首诗。全诗抒写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愁。
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木做的舟在水中漂漂荡荡,揺摆无依,比喻女子动荡不安的心境。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现出来。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饮酒不能消,冶游不能解,足见忧怨之深。
女子之伤,无人理解,只能独自忧愁。兄弟,“不可以据”,连诉说也不能够,自己前去求告,又“逢彼之怒”,凉薄冷漠。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
第三章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孤独无援,但坚贞不屈,“不能转”,“不能卷”,“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保持尊严,决不退让。主人公愁怨何来?第四章“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对仗工整,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是妻妾纷争,是不容于夫家,是因正派不被夫君喜欢。入夜,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
末章作结,“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女子怨日月的晦暗,实因女子忧痛太深,正道不明,日月无光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却无遨翔之力,只能叹息作罢。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而现了。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
朱熹《诗集传》:“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
陈子展《诗经直解》:“今按《柏舟》,盖卫同姓之臣,仁人不遇之诗。诗义自明,《序》不为误。”与朱熹观点相佐。
英雄失路,忠臣不遇,贤妇失宠,美人被弃,人生不平不遇之事太多,也只能各自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