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
译、解、颂:一路迤逦
山上长满刺榆,
洼地遍布榆木。
你有那么多衣裳,
为何不常换常新。
你有那么多车马,
为何不驱驰遨游。
一旦撒手人寰,
都是别人享受。
山上长满臭椿,
洼地遍布杻木。
你有庭院和房屋,
为何不洒扫庭除。
你有钟鼓和乐舞,
为何不敲响尽情。
一旦撒手人寰,
都归他人所有。
山上长满漆树,
洼地遍布栗木。
你有美酒和佳肴,
为何不宴乐宾朋?
就这样享受欢乐,
就这样终日不休。
一旦撒手人寰,
他人据为己有。
《山有枢》——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那天同学老周教育我,说钱只有花了才是自己的,否则两眼一闭别说钱了,连老婆孩子都成别人的了。这话说的虽然俗套,但也算振聋发聩。古诗里其实早就说过了,比如那首《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是“古诗十九首”里的一篇,大概作于东汉时期,流传甚广。但其实关于及时行乐思想的颓废鼻祖远不是它,比它早得多的比如这篇《山有枢》。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跟老周说的一模一样,再加上一句“宛其死矣”,一旦你哪天OVER了,你的一切就都是别人的了。
我们不知道被劝诫的人听到这样的话语之后是否真的选择了及时行乐,他家道殷实,无疑是富裕的贵族阶层。我们权且就把他当成《蟋蟀》里的那个主人公吧,自己也正在踌躇的时候,朋友过来振聋发聩耳提面命了一番。就差在他的耳边咆哮了:你傻不傻?你有病吗?那钱能带棺材里去吗?
如果仅仅是一首劝人及时行乐的诗篇的话,这首诗就像老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