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美人来啦

秋季第三个节气白露已至,这天到来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暑气散尽后,天高云淡,气爽风凉。

节气至此,太阳归山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水汽凝结成细小的水滴,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在这个诗意的季节里,古人都做了什么呢?

01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白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前五日,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过了五日,生活在南方的鸟类们也纷纷回归,最后五日,它们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唐代诗人杜甫在白露这天,就观测到了不少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清晨的马蹄声回荡在晶莹露滴旁,游船缓缓驶入江溪,在溪河边看到了准备过冬的动物们,秋天丰实的美让他陶醉。

0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当我们说到与「白露」相关的古诗,大部分人都会先联想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在萧瑟的秋景中,作者仿佛看见了那位心爱的姑娘,时而站在河边,时而站在河中央,逆流追去,却怎么也无法靠近。

这首《诗经》的经典爱情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秋天的萧瑟和追求爱情的苦涩相得益彰,整个场景虚实结合、如梦如幻。

由于其经典性,后世许多诗人就以《白露为霜》为题,写下过诗篇: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虽然描述的情景各不相同,但只要在诗词中看到了草木上楚楚可怜的「白露」,我们立刻就知道了这些诗发生在秋季。

03白露养生指南

秋季到了,人们开始格外注重保养,在唐代诗人雍陶的《秋露》中描写了露珠缓缓点落玉盘之中的美好场景,《本草纲目》称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除此外,该时节民间有「饮清茶、米酒、吃龙眼」等习俗:

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正是茶叶生长的好时期,白露茶往往带着一种独特香味,非常受爱茶人士的喜欢。

喝米酒

兴宁、三都、寥(liáo)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一到白露,家家户户都要开始酿酒,如果有客人来,就用这个酒来招待客人。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治水的英雄大禹,每年的白露时节,太湖畔的渔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大禹的香会。

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做「白露必吃龙眼」,民间认为,在白露的时候吃龙眼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这个时候也正是吃龙眼的好时候。

在不知不觉中,秋天竟已过半。各位小伙伴早晚记得穿外套,夜卧不可贪凉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