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诗经》的开篇是《蒹葭》这首爱情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学生时代就会背诵的诗,你知道描述的是谁的爱情故事,又在哪里发生吗?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黄河之滨的陕西洽川,讲述的是周文王与妃子太姒相识相恋的故事。
洽川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毗邻黄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滨湿地、温泉湖泊型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诗经》首篇《关雎》的故事发生在此,这里还安葬着“五帝”之一的帝喾,商代贤相伊尹在此躬耕而后辅佐成汤灭夏兴商,孔子高徒子夏曾在此设教,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此建寺传经,秦末韩信在此木罂渡黄河突袭安邑平魏王豹,汉代隶书精品《曹全碑》在此出土……除了令人仰慕的历史文明,大自然还赋予了这里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堪称“华夏一奇”的处女泉便是其精华所在。行走洽川,我们当然要从处女泉开始。
从西安出发走西禹高速,从合阳出口下,向东20公里左右便到达洽川风景区。走进处女泉景区,你便先被映入眼帘的大片芦苇荡所震撼。想象中的处女泉不过一汪碧水,进入景区便能与她撞个满怀。谁曾想到,原来她还隐藏在黄河母亲怀里、芦苇荡深处。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倒为我们的这场“遇见”增添了几丝诗情画意。
这里是周文王与妃子太姒相识相恋之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首篇的《关雎》正是描写的这一段历史。相传,有一天周文王在洽川芦苇丛中散步,突然发现有一女子在雾气蒸腾的泉水中嬉戏。蓝天白云下,茂密的芦苇围成的天然屏障,让女子的婀娜身姿若隐若现。文王为此所吸引,更为姑娘的美貌所折服,这位姑娘正是太姒,后来便成了文王的妃子。这泉就是东鲤瀵。一方水养一方人,洽川自古多出美女、才女,而太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当地便形成了一个风俗,凡姑娘出嫁前,都必须来这里沐浴,祈求带着泉水的灵气与滋润,去迎接人生道路上幸福美好的时刻,因而这东鲤瀵便被当地百姓称为“处女泉”,这也正是处女泉名字的由来。
处女泉堪称“华夏一奇”,实际上是一个泉群,大小泉眼无数。大者如车轮,小者如蚁穴,水的浮力极大。即使你一点儿不识水性,也不用担心会沉下去,只要保持身体平衡,便可尽情享受如绸拂身的美妙感觉。当我们处身处女泉中,便意识到这绝对是所言非虚。踩在绵绵细沙之上,脚下不时能感觉到沙底喷涌而出的气流,极目四望,蓝天白云,苇海清泉,鱼儿在你脚边欢快的游着……一股似入“太空”的奇妙感觉便散发开来,让人畅快非常。这种感受,与你在室内脚踩水泥石板的温泉浴是全然不同的体验。不用提多温泉水中的养生元素,单单是这种“帝王般”的享受,也让人觉得不虚此行了。
PS.不可不知之“洽”与“瀵”
1.“洽”(he)
洽川久负盛名,因古有洽水而得名,最早在《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着“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中注释洽读(he)。如今,“洽”字在新华字典的注音读(qia),但说到陕西“洽川”,读(he)才是正本清源。洽的读音之争,也正说说明了洽川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
2.“瀵”(fen)
在《辞源》里,“瀵”字的释义为“水名,今在陕西合阳”。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七眼天然“瀵泉”,泉水常年保持在29~31℃,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堪称“天下一绝”。除了著名的东鲤瀵处女泉外,洽川诸瀵中最知名的当属夏阳瀵了。夏阳瀵位于夏阳村东,它的出水量居洽川七瀵之首。古时候,此水曾被引到朝邑县(今属大荔)灌溉农田,民间有“走马浇朝邑”的说法。官府过去还设员跨马巡渠,故称“马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