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进步。读到诗经《鹊巢》,才知道:鸠占鹊巢,其本意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那样,“强占别人的住处”;甚至恰恰相反,其本意更是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现附上原文:
严:喜上眉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诗经的风格,每段改写两个字,表示不同的动作,意思确实大致相同或者递进。其大意为:喜鹊筑成了鸟巢啊,斑鸠却来居住它,这个姑娘要出嫁啊,我准备好车辆来迎接她。喜鹊筑成了鸟巢啊,斑鸠却来占有它,这个姑娘要出嫁啊,要准备好车辆来欢送她。喜鹊筑成了鸟巢啊,斑鸠却来住满它,这个姑娘要出嫁啊,我准备好车辆来成全她。
严:喜鹊这是一个既传统又极具现代化的问题。结婚必须有婚房。本诗以鹊喻男人,勤劳筑巢,展现实力。而吸引不筑巢的斑鸠的到来。不仅是斑鸠可以居住,甚至可以占有并住满他。儿孙满堂的意思跃然纸上。
不仅要准备新房,还是要准备车队迎接新妇。给予最该级别的待遇。爱她,就要把最好的拿出来让她享用,去成全这段美好姻缘。
严:拜堂成亲第二种理解就是,以鹊喻旧爱,有了新欢,弃了旧爱。可这种理解方式虽然形式上非常相似。也不应该会在新婚燕尔之际,拿鸠占鹊巢来祝贺新人。
即便在古代,我大胆猜测做这种事情也不会有人去为他们唱赞歌。想一想“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嘲笑可略知一二。另一种思路就是说这是反讽。表面的热闹下隐藏着批判。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作为流传千年的文学经典。不应该会宣传喜新厌旧的行事方式。
最后还有一种理解,就是说单纯的写实,真的有鸠占鹊巢的客观事实。单查阅资料说,自然界没有观察到鸠占鹊巢的实际案例。斑鸠确实是不筑巢的。因为形体的大小的原因,更有可能是鸠占雀巢。
严:婚房总结:鸠占鹊巢的本意原来是要准备新房结婚,简直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千年的传承都没改变这一风俗习惯。但词语的意思却有了些许变化。
重读经典,了解词语本意,传承中华文化。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