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版本 >> 诗经周南就是楚风

诗经周南就是楚风

北京雀斑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211211/10059087.html

《诗经》有十五个国风,似乎“国风”里面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比如郑风/卫风/齐风/秦风…

“周南”在哪?

但是一翻开诗经,国风里面的“周南”就让人困惑了,好像周皇室没有分封“周南”这个国呀,“周南”到底是哪里呢?同样让人困惑的还有“召南”是哪呢?

《关雎》-梁德健04:59来自诗经游学

历史上楚国的版图非常大,核心彊域包括今天湖南/湖北,楚国后期还兼并了吴国/越国大部分土地,也就是把江苏/江西/安徽/浙江都纳入版图了。但是《诗经》里面为什么没有“楚风”?今天来看原属楚国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也是民歌一丢丢呀,难道古代楚国就没有民歌么?

在《诗经》里面能寻找到“周南”的位置吗?

《关雎》《葛覃》《卷耳》《樛木》

《螽斯》《桃夭》《兔罝》《芣莒》

《汉广》《汝坟》《麟之趾》

被《诗经周南》收录的只有上面11首,而内容与地名相关的只有《汉广》《汝坟》两首。

《汉广》顾名思义就是汉水。“汉之广矣”的“汉”,也就是湖北的汉江。“江之永矣”的“江”是指长江。

而《汝坟》的“汝”就是汝水了,也就是今天的汝河,流经河南汝阳/汝州最终注入淮河。汝河还有“洗耳河/荆河”等支流。“洗耳河”就是因为许由洗耳而出名,“荆河”似乎与“荆楚”有关系吧。

在《诗经商颂殷武》记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可以看出商王朝开疆拓土的时候已经在征伐南方的荆楚,但是商朝时期征伐的“荆楚”应该只是河南南部到安徽北部的淮河流域一带,难怪楚国在春秋时期还自称为“蛮夷”哈。

在商王朝打击下,“荆楚”不断迁徙,直到周王朝建立才被分封“子”爵,立国于湖北汉江上游流域。成语“筚路蓝缕”就是专门形容楚国这段艰苦卓著的迁徙过程!

在《诗经》以外以找到周南位置吗?

由上面分析,“周南”至少应该包括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这一带为什么在《诗经》里面被称为“周南”?原来这与周武王的两个弟弟周公和召公有关。在《史记》记载“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在哪?“陕”就是陕西吗?其实“陕”只是黄河南岸边上一座小山,也被称为“陕塬”,在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陕西就是因为在“陕塬”的西面而得名“陕西”。

从上图可以看出,周公与召公分治的界限其实是以黄河“几”字形的右边为界,“几”字右边的下方就是“周南”了。在《诗经》的年代,中原王朝才刚刚南下经营“周南”呢。

既然“周南”就是“楚风”,为什么不直接用“楚风”这个名字呢?

与楚国同期存在于“周南”的还有曾,随,庸,申,邓…等一众小国。楚国是“子”爵,差不多是这一众小国里面最小爵位的。但楚人又武功高强,曾经主动攻打爵位高两级的随国,让随国国君向周皇室传话要求授予更高的爵位。后来周皇室给了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的最高指示,楚国才加速不断兼并“周南”的小国最终发展成为“万乘之国”。

综合上面资料,“召南”是四川北部到秦岭南麓这一带地区;“周南”是楚国前期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汉江到淮河一带区域的总称,这一带区域正是楚国族人早期生活/战斗/迁徙的地区。因此,把《诗经周南》称为“楚风”也不为过。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