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国学,看诗经中囊括了哪些第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时代称为《诗》,现存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我们知道很多诗歌总集,可是只有第一的地位总是与众不同的,而《诗经》也被后世尊为经典之一。那《诗经》里有哪些占据“第一”位置的诗歌呢?首先,来说说中国文学中,第一个用花比作美人的诗——《桃夭》。所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实是虚写桃花实写人。关于此诗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说不可有嫉妒心理,并且女子要在适当的年龄出嫁,让国家没有娶不到媳妇的男子。我们知道古代人口少,尤其在经历战争时,人口尤其显得重要,并且当时的经济发展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可能为了鼓励女子出嫁才将这首选入《诗经》。第二种解释是说春华初茂,即正当芳龄,年华正盛。其次,《绿衣》成为千古悼亡诗之祖。我国诗歌史涌现出许多出色的写悼亡诗的诗人,比如潘岳、纳兰容若、贺铸、元稹以及苏轼等等,比如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信很多人张口即来;再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是家喻户晓。而《绿衣》,是说庄公夫人失宠,自伤自怜之作。《绿衣》里说“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直抒胸臆,感叹心里的忧愁不能停止,虽没有后来的诗歌意境深远,可是读来朗朗上口,比之前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再次,产生了第一首爱国主义诗歌——《载驰》。这首诗歌,说的是嫁入别国的女子,感叹自己的母国被颠覆,而伤感自己没有能力救国家的事。我们知道《诗经》的那个年代各国之间常用和亲来维持本国安定,可是还是经常性发生战乱,动辄甚至国破家亡。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在当败之时,不忘国家,前去吊唁卫侯,所以为第一首爱国主义诗歌。另一方面也说明,爱国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今天也绝不能忘本忘国,爱国主义在今天同样重要。最后,《诗经》里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由于封建社会的限制,女子地位比男子低,让女子读书的家庭不是太多,所以中国古代女诗人不多,当然留名留姓的更少,像卓文君和李清照这种世人皆知的更是寥寥无几。而《诗经》在那个年代收入女诗人作品,并且成为有记载的第一个女诗人,可见那个时代的开放程度的确很高,而这也是奠定《诗经》地位的原因之一。许穆夫人的作品有《绿衣》、《载驰》等收入其中。以上便是对《诗经》中“第一”的总结,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