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不只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诗经》,可能就是这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现在的学生,哪怕不知道诗经,也可能会随口脱出第一句。但是《诗经》中其实这种爱情诗所占的比例很小,还有很多更不容错过。都学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篇,但是你都知道这是什么吗?风:简单来说是各个地方的风俗。分为周风、鲁风、秦风等等。《桃夭》其实是《国风·周南·桃夭》,是周的诗歌,毕竟周是天子王朝,所以叫“国风”。而“周南”则是周的一处地方,这首诗就显而易见了。还有一首男生都喜欢的“战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秦风·无衣》就是秦国的战诗,自秦孝公的时候,变成军队的战歌。关于秦国,都听过“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无衣”这首诗歌也表达了秦国上下齐心,忠贞报国的思想。雅:简单来说就是“大小贵族”写的关于自己和朝政的诗歌。很出名的有《小雅·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节选)“采薇”作为高中必学必背篇目之一,表达了作战极其厌战的情绪,估计很多高中生都看不懂吧,哪怕是老师讲解了,估计也很难体会到这层心境吧。但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真可谓是名流千古了,写得确实太美。大雅则是大贵族,向“公”“候”这些人写得最多,很正式,也很官方,多是称赞贤王,祭天敬祖。基本上很少有人学过。颂:其实就是大雅的升级版,为赞颂,歌颂。讲祖先,讲天子,如《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朝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玄鸟降世,而且商朝十分重视巫师的地位,对“天”,非常的敬畏。按照这个分类,“风”的数量自然是最多的,包含各地的婚嫁,出殡还有一些其他的各种习俗。这里面不只有美丽的爱情,还有深刻的骂人的话,有一篇《国风·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这首诗直截了当,直言一个人要是不顾脸面,没有礼义廉耻,还不如直接去死。周“以礼治国”,所以对这些违背了礼仪的行为,深恶痛绝。故有了这些“骂人”的绝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