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于爱情诗都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幸好的是,一部《诗经》几乎就能让我对于各种人群的爱情有了各种样子的了解。当然,没有一个人——比如我,会固执地认为谁都只应该了解一个时代的爱情。又一次“幸好”,我们的爱情诗歌从三千年前开始就没有中断过,只是在《诗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一个爱情诗歌的盛世,因此关于爱情的主题似乎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一个乱世之时,按说应该是男儿思建功立业的诗歌大行其道之时,偏偏爱情诗歌又迎来了一个光辉时刻。这就是汉代的古乐府诗,到了东汉末年,正值群雄割据之时,却还是有那么一群执着的文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或者,为了自己的漂泊无定的命运悲叹。于是《古诗十九首》在那个年代横空出世。在《诗经》里有这么一首《晨风》,也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篇,而“晨风”,则是一种鹞鹰类的飞行速度极快的猛禽。现在,这只极速飞行的晨风鸟,承载着爱情,一刻不停地向前飞了近千年,只为给我们带来《古诗十九首》中的爱情诗篇。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这是一首诗人在东都洛阳东城门外一个人伤时感怀而作的诗篇。想来诗人一定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青年——否则,又哪里轮到他遇上这让人一见倾心的美人儿!诗人估计是心中一时郁结,所以想到东城门外散散心,看到那城墙又高又长,逶迤相连,再看到城外已是秋风萧瑟的景象,青草也是由绿向萋,不由感叹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年匆匆而过。我敢说,这只晨风鸟正是一千年前的那只晨风鸟。是的,她现在还“怀苦心”,正是那一只《晨风》中“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的晨风鸟,她日夜不停,终于在今日飞到诗人身前。我敢说,这只蟋蟀儿正是一千年前的那只蟋蟀儿。是的,它现在还“伤局促”,正是那一只《蟋蟀》中“蟋蟀在堂,岁聿其莫”的蟋蟀儿,它日夜不停,终于在今日藏到诗人身边。许是想要为我们的诗人带来振奋人心的未来,晨风鸟和蟋蟀儿一来,诗人便打算振作起来,不再伤感,“自结束”?自己将自己束缚起来?不能够!必须“荡涤放情”!这一下放飞自我,让诗人遇上了一位颜如玉的俏佳人。身穿锦衣罗裳的美人儿临窗而坐,优雅地弹奏起清商的曲子。为什么那琴声中充满了悲伤?不知她在因何而伤悲?明明悲伤的曲子却是弹奏得高亢又激越,我宁愿相信诗人是一位有着伯邑考三魂所化白兔相随的音律高人,不仅仅能懂美人儿琴音里的忧伤,更知道琴音太急促乃是因为那弦柱调得过紧的缘故。驻足窗外,闻弦歌而知佳人心意的诗人,自然引起了美人儿的注意,她起身在窗前沉吟,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与窗外俊朗的男子交谈,踟蹰中不自觉地抚弄自己的衣带,却不知这般模样早已显露自己的真实心意,而这一切又都已落在诗人的眼中。诗人似乎也并未说话,却把所有的心意放在了自己眼中,投向那窗前的人儿。那个人儿瞬间就明白了诗人眼中的情意,那是想要和自己做那永生永世不分离的双飞燕,日日去那尘世间衔来春泥,只为她筑就一处专属二人的小小屋。那个倚靠在窗前的人儿这才满怀欣喜地看向我们早已振奋精神,重新焕发神采,一副俊朗模样的美男子,原来他是跟自己一样的心思啊。这该是多么美好的爱情。这该是多么默契的眼神。这该是多么传神的诗篇。我宁愿相信诗人写下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并且宁愿相信这样两个不期而遇的人儿最终可以携手同游人间,最终去那那红尘中找一处安然的所在,携手白头,直到两人幸福地老去。而这一切,我相信,一定是那一只振翅疾飞,日夜不停飞了千年,就只为给诗人送上爱情的晨风鸟带来的。晨风鸟所过,未必全是忧伤,或许,爱情才是她唯一承载的。也许,这只晨风鸟,在今日之后,还会继续往前飞,日夜不停地往前飞,飞向下一个千年,再一个千年。也许,她明天就会飞到每一个期待爱情的人儿身边。百家号独家发布,并从未授权除百度以外的任何平台转载。想了解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