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莫言习惯于用最朴素的语言直击人们的灵魂
有的网友说莫言的《酒色赋》低俗、恶俗、不入流,与《诗经》和李白的诗一比,这简直就是文盲“酿造”出来的顺口溜,这与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莫言很匹配,这叫诗吗?这叫粗俗的大白话,毫无励志意义,如同文字垃圾!
《诗经》和李白的诗确实是经典,然而,李白所描写的大好河山、自然风景未必能直接触及到当今社会人的内心世界。
莫言在,《朗读者》中坚持认为:好的作品必须是直击灵魂,深刻体察人类感情的复杂性,能够较大程度地反映人性的多面性。
莫言习惯于用最简洁、最明快,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但其文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其思想内涵十分深刻,他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读者去思考,去理解……如果局限在文字表面,那什么内涵和意义也发现不了,还会感到索然无味,有被欺骗或被愚弄的感觉……
有的网友说莫言文字功底不行,这或许是事实。如果你想丰富自己的词汇,徜徉在华丽的辞藻中,陶醉在美丽的语言中,我建议你读余秋雨和朱自清的作品;你若想认识人生、他人、社会和自身,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立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你最好细致阅读莫言的散文或“不成体统”的诗句和名言……
02
莫言的《酒色赋》原文及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酒色赋》
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
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
如果婚姻只为生育,日子还有什么过头?
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还有什么写头?
如果文学不写酒色,作品还有什么看头?
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个还愿意吃苦头?
------莫言
本文主要与朋友们分享第三句:“如果婚姻只为生育,日子还有什么过头?”
03
婚姻的目的除了生儿育女外,还有更丰富的内容
莫言说:“如果婚姻只为生育,日子还有什么过头?”莫言这句话的含义是:当今社会的男女之间的婚姻,不仅仅是生儿育女,除了生儿育女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生儿育女最初只是婚姻的“副产品”,是婚姻的“附加值”。
当子女出生之后,家长有养育、培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但这并不是婚姻的主要内容。
家长除了教育子女,把子女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外,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实现自我,为社会做出贡献,享受人生的快乐,享受夫妻之间的情与爱、培养自己的爱好,挖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04
夫妻之间可以发展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或夫唱妇随
夫妻之间有共同爱好
夫妻之间有共同的兴趣与爱好,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婚姻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比如:杨绛先生与钱锺书,他们养育了一个女儿,女儿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但他们并没有把精力全部用在女儿身上,杨绛先生出名比钱锺书早,她也是作家,在她的帮助下,钱锺书写出了一个名著《围城》,而杨绛先生一直笔耕不缀,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这对夫妻堪称模范夫妻,他们的一生很有意义……
夫妻之间,夫唱妇随
有一次,我家下水道堵塞,需要改道,另外,我家热水器的电路也老化了,需要更换新线,于是,我就打电话找来了维修工人,来了一男一女,我在一边观察他们干活,他们四十多岁,男的干活很麻利,男的把下水道改修完之后,女的马上收拾工具,打扫垃圾,两个人配合很默契,并没有语言交流,只是用眼神在“对话”……
当男维修工站在椅子上换线路的时候,说“钳子”,女的马上递上去了;男的说:“电钻”,女的马上把电钻递上去了;男的说:“线盒”,女的又把线盒递上去了,两个人工作配合得很协调,不一会功夫就维修完了。我问那男的:“你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是夫妻”
“有孩子吗?”
“两个,大的是女孩,上的是寄宿初中,小的是男孩,老人照看。”
我说:“你们两个配合得很默契呀!”
女的微笑,男的说:“还凑付吧!”
夫唱妇随的夫妻,不一定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夫妻,农民工的夫妻,底层人的夫妻之间在中国也有很多,他们生活或许苦一点,累一点,但他们很幸福……
夫妻之间分工明确,分分合合,互通有无,彼此关照型
我退休多年了,在公园里有很多老朋友,其中老李就是我最亲密的一位,他是位退休医生,独自在县城居住;老伴在省城给儿子看孩子,他们老两口聚少离多,他老伴是农村妇女,没有工资,但他工资很高。
老伴从周一到周五在省城照看孙子,周六到周日就回到县城,给老李打扫卫生,炖鸡、炖鱼改善生活;而每当老伴走的时候,老李都给老伴足够的钱,在省城,当老伴说缺钱时,老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