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9080/2/22古韵悠悠荇菜飘香文/孟德荣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最热闹的事莫过于有人家里娶媳妇。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白色呛鼻的硝烟,媒婆会向看热闹的人群撒花生、糖果,大人小孩便嘻嘻哈哈地抢成一团。待呛鼻的硝烟散去,把抢到的糖果拨了放进嘴里,猛抬头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副充满喜庆的红对联:杜甫其三句,周南第一章。这“周南第一章”就是《诗经》第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描写了一段温婉而美丽的爱情:年前的某一个春天,一位俊朗的青年男子邂逅了一位面庞娇美、身材苗条的少女,对她一见倾心、朝思暮想。当男子遇到那位姑娘的时候,她正站在河流浅水的岸边或坐在水面的独木舟里采摘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优美的劳动场面和姑娘美好的仪容,像电光石火般,迅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他从此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姑娘采摘荇菜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都定格在他深深的脑海里、他的心里、他的梦里甚至他的歌声里。他深深地坠入了情网。然而,他顾虑重重,不敢当面向她表白。他让自己沉浸在爱的幻想中,想象着用各种方式向她示好、与她亲近、甚至娶她作为自己的新娘。这种甜蜜的煎熬,含蓄而内敛、悸动而羞涩。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对异性的倾慕方式。这种对爱的矜持与羞怯,朴素而健康,纯洁而美好。荇菜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植物,它生长在远古清澈的河流中,跟雎鸠鸟一起见证了华夏最古老而优美的一段爱情,从此华夏子民的心目中就拥有了一种别样的缠绵。朱熹在《诗经集传》中注释: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清下白,叶紫赤,圆径寸余,浮在水面。我想,在清澈的河流中,细长而柔软的荇菜漂浮在水面上,睡莲一样的叶片小巧别致,鲜黄或洁白的花朵点缀在茂密的绿叶之上,在春夏之交的水乡,应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三千年前的《诗经》时代,现实生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农耕生产并不发达,人们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而辛苦忙碌。春天来了,荇菜嫩芽初上,鲜嫩的绿叶在春阳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美丽天真的姑娘忙着采摘荇菜供家人食用。我们可以想象,真正打动男主人公的不仅仅是姑娘的美貌,更主要的是她健康的身体以及愉快的劳动场面。在原始的农耕时代,劳动需要强健的体魄,因此让男主人公辗转反侧的应该不是姑娘“娇花照水”的娴静,更不是“弱柳扶风”的柔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根本就不是我们原始先民的基本审美。要生存就必须得劳动,劳动就需要健康的体魄,健康才是一种美。作为儒家经典的《诗经》,把《关雎》放在篇之首,它彰显了儒家的爱情观以及对女性人格的尊重。虽时隔千年仍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因为劳动产生了一段千古传唱的爱情,因为这美丽的邂逅,让普普通通的水草变得雅致而充满诗意。我们永远无法穿越到《诗经》的童真时代,但我们可以通过它一咏一叹的长短音节、朴素天然的本真描写,感受它远古而浓郁的自然气息。让那颗浮躁的心得到沉淀,让染尘的灵魂得到净化,也让平静的生命时时漾起温馨的微笑。 作者简介孟德荣作者为邗江区作协会员、邗江瓜洲中学教师。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文学学士。中学高级职称,从教近25年。业余喜欢研究研究古籍。本期责编:薛雅雅版权申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