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的起止时间: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二、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
1.赵人毛苌所传《毛诗》,流传至今
2.鲁人申培所传《鲁诗》,亡佚
3.齐人辕固所传《齐诗》,亡佚
4.燕人韩婴所传《韩诗》,亡佚
三、诗经的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四、诗经的组成:总计篇
(一)分为
1.《国风》篇
2.《小雅》74篇
3.《大雅》31篇:
其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4.《颂》40篇
(二)分为风雅颂的依据:所用音乐的不同
(三)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是:
(1)结构形式重章复沓。
(2)基本句式为四言。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4)词汇丰富,大量运用联绵词和迭字。
(四)基本句式:四言
(五)表现手法:赋(使用最多)、比、兴
(六)简答题
(1)简述《诗经》的重章。
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这种结构在《诗经》中经常运用到。重章是《诗经》结构形式的一大特色。它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就产生了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
(2)赋比兴
《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一般说就是比喻.。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大体来说,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其与诗歌情思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五、诗经特色内容
1.《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
此外农事诗还有《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
《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的
《载芟》、《良耜》
2.《周南?关雎》就是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的作品
3.《郑风?将仲子》,写女子与心上人倾心相爱,但是又惧怕父母、哥哥的反对和别人的风言风语,陷入了两难的痛苦。
4.《邶风?新台》是一首揭露宫闱丑行的诗。
5.《魏风·园有桃》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
6.《齐风?鸡鸣》以夫妇对话形式,表现夫妇情爱的深长
7.《硕鼠》、《十月之交》和《君子于役》,是政治讽喻诗
8.《诗经》还有“弃妇诗”
9.《召南?甘棠》,是颂美统治者的作品
10.《静女》属于婚恋诗。
11.《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
12.《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六、诗经评说(采诗,献诗,删诗)
1.“孔子删诗”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2.“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出自朱熹,指“六诗”中的“赋”
3.“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是采诗说,出自《汉书·食货志》
4.“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是献诗说,出自《国语·周语上》
5.“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毛诗序》,讲的是诗歌的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