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滥觞,诗经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三百!这个诗三百不是唐诗三百首哦!我们要学习的是华夏文明,关于诗歌的源头!毫无疑问就是诗经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有篇,其中6篇为笙诗,所谓笙诗者,就是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所以说诗经实质上只有三百零五篇。其编著者不详,这里面大多数内容,相传是由周朝的菜诗管尹吉甫到民间收集,由孔子编著而来!所以说诗经是集体的智慧,是扎根于土地的艺术,是很接地气的诗歌!在水一方在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这是诗经的分门别类。想要学习诗经,这个必须要知道。我们的孔圣曾经对其子孔鲤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对诗经最经典的评价!足可见儒家对诗经,那是推崇备至,奉为圭臬!投桃报李汉初,点评诗经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写的毛诗,就是众人皆知的《毛公序》,或者说毛诗序,这是我们今天学习诗经,必须要知道的,在毛诗卷一里面提出了,《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关雎》,是讲后妃美德的诗,是《诗经》十五国风的起始,是用它来教化天下而矫正夫妇之道的。所以可以用以教化乡村百姓,也可以用以教化诸侯邦国。风,就是讽喻,就是教化;用讽喻来感动、教化人们。雨雪霏霏这也正是诗三百把《关雎》放在开篇的缘故,关于毛诗序,我们将另外写一篇来解释,这是学习诗经的先决条件。而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一下诗经的大体结构,以及分类。接下来简单的看一下风雅颂各有多少章,《颂》有40篇,《雅》有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篇,合起来是总共篇。在河之洲风有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而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响彻古今,脍炙人口的名篇。花接下来再看一下雅,雅者,正也,《雅》为周王畿内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共有篇,小雅74,大雅31,加起来篇!雅者,正也,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是歌颂周王室,祖先,武王、宣王,等之功绩,其中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诗经《颂》共有40篇。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载歌载舞,对祖先的文治武功,大加褒奖,歌功颂德。当然颂里面的内容多描写祭祀活动,颂的代表作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鄙人再讲几句,我们今天学习诗经,对于其分类,以及篇目只要了解一下即可,因为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我们古代先贤的浪漫情怀,以及纯朴真挚的感情!我们的目的是追根溯源,净化内心,然后陶冶情操,曾强文学素养,感悟诗歌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