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都快夏天了。
春光的短暂总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
但孩子可能还不太明白,为什么春天能和惜时联系在一起?
这可不是无缘无故的,学过这首《长歌行》才明白: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前两句很明显描写的是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第三句则是诗人见阳春之景后的联想:等到秋天,这些园中葵就要面临“华叶衰”的结局,不禁“恐”了起来。
而这种结局又是无可避免的,就像河水东流,从来不会西归一样。
这就是“逝者如斯夫”的道理,诗人继而发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解和感慨。
这首诗结构工整,由所见→引发联想→得出道理→抒发感情,层层递进,案例丰富,情感转变自然。
虽然只有短短5句话,却像是一篇非常完整和优秀的议论文。
这下春天与惜时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呢。
但你知道吗?这首《长歌行》在古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它还是可以唱出的。
它的作者汉乐府,是汉代负责采集民间歌谣,并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的专业机构。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听过这首歌,人人耳熟能详,争相传诵,相当于古代的“流行音乐”。
上个风靡全国的诗歌还是《诗经》里的“诗三百”呢。
《诗经》的大部分篇幅同样来自民间流传的歌谣,它们组成了“风雅颂”中的“风”。由专业官员深入民间采集而来,这也是“采风”一词的由来。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有评价: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就不懂得说话。
这可不是夸张。举个例子,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曹操也是写过乐府诗的,就是这首同样入选课本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来自于《郑风·子衿》;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自于《小雅·鹿鸣》。
可以看出,诗经和乐府诗的关系非常密切,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
想像古人一样将诗经和乐府唱出来吗?
这套由“常青藤爸爸”——黄任及其团队出品的诗经+乐府套装就能教孩子“唱学”诗文。
诗经+乐府
《教孩子唱学诗经》
从“诗三百”中选取了25首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包括《周南·关雎》《周南·桃夭》《周南·汉广》《邶风·柏舟》等,均为名篇。
《教孩子唱学乐府》
精选了20首乐府诗,包括:《江南》《蜀道难》《卖炭翁》《春江花月夜》《将进酒》《长歌行》《观沧海》《十五从军征》《蜀道难》《卖炭翁》木兰辞等。
每一首诗歌后都附有乐谱,由常青藤爸爸音乐总监樊文婷携其团队创作完成。
在作曲编曲上,每首歌曲都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律动节奏,不同的配器及音乐风格。如果是会读谱的小朋友就可以自己边弹边唱了,这才艺表演谁看了不服!
随书附赠歌唱音频和情景故事,扫码即听。
情景式学习,阅读无障碍。还能更好地体会到其中的深刻情感,提高孩子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多学几遍当然不是问题,喜欢的歌多听几次,歌词自然就记住啦。
疑难词句都有注音和注释,诗歌赏析也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能充分领略到《诗经》的魅力。
说完了音频,还要说说书里的插画。
每首诗歌都配有一个大开本的插图,唯美生动,风格独特,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文学素养的同时,也能获得美的感知,符合《诗经》和乐府诗集文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特性。
这两本是来自“常爸”团队的最新国学启蒙图书。除此之外,还有学童谣、声律启蒙、成语故事、古诗词等等。每本都有插图、有谱曲,还带音频……
常青藤爸爸助力大语文套装8本
这套书可谓集听说读诵赏于一体,让孩子在诗乐画中,轻松读经典,彻底吃透诗文,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字之美、艺术之美!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