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名言 >> 之四诗经之蒹葭

之四诗经之蒹葭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632170.html

《诗经》之国风.秦风.蒹葭

一、第一部分

上周我们学习了诗经小雅的采薇,读了战士的“哀”。这周我们来读古人的“求”。

什么是“求”。求就是追求,心中所志,上下执著而求索。正如蒹葭一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这首诗是我最喜欢的诗之一,尤爱开篇第一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本段一韵到底,押ang韵。古音今变,但此句现今读来仍朗朗上口,仿有金玉之鸣!而其诗所言之“蒹葭苍苍”也是我老家水乡所长年见之的美景。蒹葭是水边高高的芦苇,夏季经过河水滋润,芦苇青翠韧挺,倒映河中,微风徐来,娉婷生姿。到了秋季,风霜肃杀、白露横江,尽管寒风瑟瑟,芦苇其叶、其杆苍绿不改。

此诗有云,时值深秋、清晨雾气弥漫,作者沿江独行、上下求索,遥望大河中心的小洲,透过白雾,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直寻找的“伊人”。于是,他不顾路途险阻,不论顺流逆流,用尽努力不断去接近她、追求她。尽管历经坎坷、艰辛,伊人终可望而不可及,诗人却始终在彷徨中看到希望,在希望中努力坚持,不曾放弃。无独有偶,屈原在《离骚》中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是为异曲而同工。

心有所想为“志”。古往今来,立志者众多,而成志者甚少,为什么呢?因为意不坚则志不达。

由诗联想到求学。现今小孩,很多并不是自己去“求”学,而是父母在“求”孩子学。孩子没想法,父母帮着小孩去选择,去报名各种培训班。由此类推,不止于培训班,由于父母太过于担心孩子错过机会,所以依照自己经验,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一直操心过甚,常越俎代庖,因此带来孩子缺失自身锻炼、成长机会。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小孩也就没有了“求”知的必要和欲望,没有了求学、求知的乐趣。没有了自主意识,也不会太过珍惜拥有资源和机会。

对于教育,要思考一下如何让孩子自己发自内心去追求知识,并享受在追求中所带来的愉悦。

第二部分:

诗中,以白露的变化,比类作时间演进推移。白露从凝结为霜、到化为晞、再化为气。以“伊人”比类诗人所追求的志向,伊人在水中央、在水中坻、在水中沚,表征志向可望而不可及,但诗人不顾道阻且长、且跻、且右,不断溯洄、溯游,孜孜不倦以求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