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初三语文练习卷(五)
一、古诗文(34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杏花疏影里,。(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青团成立周年大会上,勉励青年要不断锤炼意志力和坚忍力。广大青年对此备受鼓舞,纷纷以郑燮《竹石》中的“,”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二)阅读下列作品,完成第5—9题。(22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董永,千乘人①。父亡,无以葬。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遗君矣。”永曰:“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必尔②者,但令妇为我织缣③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节选自《搜神记》,有删改)
①千乘:地名。②尔:这样,如此。③缣:细绢。
5.两篇作品依次选自《》、《》。(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4分)
(1)愿为子妻()(2)遂与之俱()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主人谓永曰:“以钱遗君矣。”
8.联系上下文,文画波浪线句中“……”处可以用诗中的“
,”来进行补充描写。(2分)
9.(1)对三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诗塑造了美丽、勇敢的女性形象。B.诗塑造了美丽、勤劳的女性形象。
C.文塑造了勇敢、勤劳的女性形象。D.三部作品都塑造了文静内敛的女性形象。
(2)三部作品都表达了美好的感情,但情感不尽相同:诗借“求之”、“友之”、“乐之”的表现,表达了君子;诗末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达了主人公;文借织女“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的话语,赞美了。(6分)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6分)
辩证看压力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压力之下也能产生出重大成就。拿做学问来说,古今中外就有很多例子。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逐而赋《离骚》;左丘厥而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4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沈姐的语文课堂。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实现目标的智慧和创造力。
5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有删改)
10.联系第①段内容,“辩证看压力”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1.根据第②—#;段内容,作者认为“外界压力不一定都是坏事”的理由是什么?(4分)
(1)(2)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3)
12.根据文意,下列对第#;段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4分)
A.adcbB.cadbC.dbacD.bcda
13.有人认为,关于曹植的事例放入第③段中不合适。你是否认同?请阐述理由。(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答应过眼睛周海亮
①从两个人穿过斑马线时,我就注意上他们了。他们穿着同样款式和颜色的运动服,同样款式和颜色的运动鞋。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咧嘴笑时,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年轻的父亲走在前面,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又回头,好像开一句玩笑,小男孩就咯咯咯地笑个不停。男人看男孩时,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父亲特有的慈爱和关切的目光。
②奇怪的是男人总是和男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两三步吧,不远,也不近。斑马线前的绿灯的时间很短,他们急匆匆地从马路的一边穿越到另一边。男人似乎在催促男孩再快一些,小男孩就小跑起来,脚步却笨zhuo1;踉跄。
③马路对面是一个小型的游乐场。男人和男孩走进游乐场,小男孩满脸兴奋。游乐场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男人说话的声音就渐渐高起来。他说:“白雪公主来到森林里……”
4“森林里有狼吗?”小男孩的声音跟着高起来。
5“没有狼”,男人回头说,“森林里只住了七个善良的小矮人……”
6他们之间,仍然是两三步的距离。有时小男孩会被游客们撞到,每撞一次,男人就会停下他的童话和脚步,说:“第七次拥抱。”过一会儿,男孩又被游人撞到,就在后面开心地喊:“现在第八次了。”他们又一起笑了。这样一对行动怪异的父子,真是令人心生好奇。
7男人将小男孩抱上蹦床,就走开了,到不远处的椅子上坐下,点一根烟。这时的小男孩已经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8小男孩试图蹦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可是他没有成功。蹦床上的他晃来晃去,东倒西歪。有时,甚至显出紧张和沮丧的表情。这时男人会冲他喊:“我在这边呢。”男孩就转身冲着男人的方向,再一次咧开嘴笑。
9我问男人:“您为什么不过去呢?那样说话不是方便一些吗?”
10他对我说:“我不过去,是想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和他不停地说话,是想给他信心,让他知道我那没有走开,让他感觉到我就在不远处注视着他。他需要知道我的位置——他是一个盲童。”
11努力掩饰住自己的表情,我追问说:“那么,你为什么不牵着他的手呢?”
12“不!”男人摇摇头说,“我不想牵他的手,我只想用声音为他引导方向。我想要他明白,他其实和每一个孩子都一样,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够做到,并且会做得更好。”
13“就因为这些吗?”
14“是的,”男人说,“尽管他总有一天会长大并感受到目盲的不便和痛苦,可是现在,我不想让别人看出他是盲童,更不想让他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丝毫的伤害。”
15男人深情地看一眼正在蹦床上玩得高兴的男孩,继续说,“今天早晨,他突然对我说,他好想过一天不是盲童的生活,因为在梦里,他答应过自己的眼睛。我鼓励他说‘当然,你当然能够做到,爸爸一定让你实现愿望。’现在我想,在蹦床上,他肯定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孩子。”说完,男人的目光穿过淡淡的烟雾,静静地看着蹦床上的男孩……
1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笨zhuo;(2分)
15.联系前文,第#;段中父子“行动怪异”的表现可以概括为(1);(2);(3)(6分)
16.第#;段交代了男孩是“盲童”,前文为此埋下伏笔的一项是()(2分)
A.男人看男孩时,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父亲特有的慈爱和关切的目光。(第①段中)
B.男人和男孩走进游乐场,小男孩满脸兴奋。(第③段中)
C.过一会儿,男孩又被游人撞到,就在后面开心地喊:“现在第八次了。”(第#;段中)
D.小男孩试图蹦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可是他没有成功。(第#;段中)
17.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请从文中三句中任选其一,联系加点部分,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选句,
18.作者以“答应过眼睛”为题,对于男人和男孩来说有不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9—22题。(20分)
为了丰富学生在线学习生活,XX学校初三(1)班将于5月举办主题为“书香润我心”名著重温活动周,请你一起参与。
19.同学们为本次活动周设计以下读书任务,不适合放入的两项是()()(4分)
A.朗读名著片段
B.制作读书卡片
C.戏剧创作与表演
D.向同学推荐你最喜欢的名著
E.制作读书海报
F.观看有关名著的电影
20.以下四本书是同学们投票率最高的名著重温书目。请你选择其中一本书,为该书的宣传海报撰写一条推介语。(不超过20个字)(4分)
A.《简爱》B.《鲁滨逊漂流记》C.《儒林外史》D.《艾青诗集》
《简爱》,带你走入一位女性的自我成长历程。
21.活动周里,班级开展了一次“我是朗读者”在线朗诵比赛,朗读名著中的节选文字。请参照范例,结合活动要求,从“材料选择”、“语音语调”、“姿态神情”、“情感表达”、“技术运用”中任选一个评价角度,完成评价量表的设计。(4分)
“我是朗读者”在线朗诵比赛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具体指标
仪表形象
服饰大方整洁,举止从容,精神饱满
(1)
(2)
22.罗曼罗兰曾说:“与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请联系投票率最高的四本名著中的一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对活动主题意义的理解。(80字左右)(8分)
四、写作(60分)
23.题目:依旧美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写一篇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吹笛到天明2.阡陌交通3.独怆然而涕下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2分)《诗经》《古诗十九首》
6.(4分)(1)做(2分)(2)一起,在一起(2分)
7.(4分)主人对董永说:“(我)把钱赠送给你。”(关键词:谓、以、遗,补充主语)
8.(2分)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9.(1)B(4分)(2)对女子追求的执着(2分)无法见到爱人的悲伤(对爱人的思念)(2分)董永的孝顺(2分)
10.(2分)既能看到压力好的(积极的)一面,也能看到坏的(消极的)一面。(答“全面看待压力”2分,抄第①段原文1分)
11.(4分)(1)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或:外来的压力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更发达)(2分)(3)压力能激发人们实现目标的智慧和创造力。(2分)12.(4分)B
13.(6分)A.认同,①作者用了曹植在生死压力下创作了千古佳作《七步诗》这一事例来论证“压力之下能产生重大成就”这一观点。(2分)②但是,第③段中已经列举多个中国古代事例来论证“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一观点,再列举曹植的事例就重复了;③此段中“拿做学问上来说,古今中外就有很多例子”一句提示,选择当今社会、外国事例来论证观点更合适;#;此段观点是“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还可以有其他领域的成就,仅从做学问的角度来举例,无法使这一观点具有普遍意义。(②③#;中任选两个角度回答,各2分)
B.不认同,①作者用了曹植在生死压力下创作了千古佳作《七步诗》这一事例来论证“压力之下能产生重大成就”这一观点。(2分)②史载中所举事例内容不够详尽,作者对曹植的事例则做了具体的阐述,更能充分地论证观点;③作者强调了曹植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写出了千古佳作,更能论证巨大压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③#;两个角度回答,各2分)
14.(2分)拙15.(6分)(1)父子之间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2)父亲在游乐场里大声地给孩子讲童话(3)男孩被游客撞到时都开心地认为是“拥抱”(被游客撞到时很开心)(4)男孩多次被撞,父亲都没有去牵孩子的手(任选三点,各2分)16.(2分)C
17.(4分)A.“转身冲着”表现出男孩对父亲的依赖,(2分)“咧开嘴笑”一词写出男孩笑得非常开心,表现了父亲的说话声又一次带给孩子极大的鼓励和安心。(2分)B.“努力掩饰住”表现出我得知孩子是盲童时的惊讶,(2分)“追问”表现我对父亲明知儿子是盲童而不牵手的好奇。(2分)C.“淡淡的烟雾”“静静地看着”写出了父亲在帮助孩子完成愿望后的欣慰,也为孩子的成长而欣喜,(2分)表现了父亲一直以来对孩子默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