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5日星期二多云
年暑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封闭培训学习体会(二)
7月4日上午,聆听了州教体局王耀宗副局长的《爱心托起希望,共建平安校园》、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吴广平的《走进古老的诗歌经典世界——“诗经”导读》讲座;下午,聆听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王健平教授的《“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问题、难点及建议》讲座。
五、点中教育软肋的王耀宗老师
王耀宗老师以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为切入口,重点讲了防性侵、防溺水、交通安全、防欺凌、消防安全、校园舆情处置、食品与饮水安全、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学生活动安全、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等10个方面的校园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最为令人揪心的“大工程”。校园安全这么令人不安,源于校园安全工作的不可预知性。至少几十年来,学校安全工作并非一片安宁,只是网络不发达、信息不灵通、上级缺乏相应的追责机制等,原来好像也没什么事,倒是越重视安全,安全事故就越多。事实上,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掌握了大量、新鲜的信息,全国各地,只要有校园安全的“蛛丝马迹”,就会引起人们的热议,好像到处都有大量的校园安全问题,其实,只是原来信息的传播平台、速度远远不及现在,所以,原来的很多校园安全问题被埋没了,并不是没有发生。
如今,校园安全成了学校里最大的事,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育质量还很落后的地区,如何创新校园安全工作机制,成了教育工作者们最应该关切的教育大事。
王耀宗老师在谈到校园安全的主要任务时,强调了校园舆情处置、以及校园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在校园安全管理上,还不太重视校园舆情的处置,还不太重视意识形态的安全,认为老师应该懂得舆情的处理办法、懂得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强调得比较少。
王耀宗老师谈到了安全职责划分问题,说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都有安全责任,语文老师有安全责任,数学老师有安全责任,英语老师有安全责任,音乐、体育、美术等学校的老师都有安全责任!这个说法虽没有新意,也是大实话,但自从校园安全成为学校最大的事以来,大家总认为,校园安全是校长的事,是管安全工作副校长的事。王耀宗老师的话,将进一步强化广大老师的安全意识,大家统一行动,把校园安全工作做好。
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把预防工作放在最前面。
六、“于幼好此奇服兮”的吴广平老师
吴广平老师给我们介绍《诗经》,在先秦时期,《诗经》通称为《诗》,或称“诗三百”,到西汉才出现《诗经》之称,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年间的诗歌篇,另有“小雅”中的笙诗6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吴广平老师从《论语》、《荀子.大略》、《文心雕龙.明诗篇》等典籍的角度,阐述了《诗经》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地位。“《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还是一部自然百科全书。《诗经》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它全面地反映了商、周时代的社会面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吴广平老师把《诗经》的内容归纳为8个板块。一是歌颂祖先功德,叙述部族历史的诗篇——祭歌和史诗,如《大雅》之《生民》;二是反映农业生产生活的诗篇——农业诗,如《伐檀》;三是反映君臣、亲朋欢聚宴享的诗篇——燕飨诗,如《小雅.鹿鸣》;四是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诗篇——怨刺诗,如《国风.邶风.新台》;五是反映战争和徭役的诗篇——战争诗、徭役诗,如《王风.君子于役》;六是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情歌、婚姻家庭诗、弃妇诗,如《周南.关睢》;三是悼念父母逝世,赞美父母养育之恩的诗篇——哀祭诗,如《小雅.蓼莪》;八是描写、赞美美女漂亮外貌的诗篇——美人诗,如《卫风.硕人》。
吴广平老师说,从诗中可以分析当时的经济水平,如《周南.关睢》、《卫风.硕人》等诗中,可以得知当时我国的经济很发达,人们的审美观已经从繁重的劳动需要解脱出来,可以有闲情来欣赏女性的典雅、端庄、善良之美。
吴广平老师是我中师时的老师,30多年不见,一听到他的声音,就知道是他!在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就读时,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生病住院,吴广平老师给我们代了一段时间的语文课,他给我们上过《诗经》中的《卫风.氓》,《楚辞》中的《涉江》等古典课文。当年给我们讲《涉江》时,他用我们半懂不懂的汩罗话抑扬顿挫地朗诵着:“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至今,还能大段地背诵《涉江》、《离骚》等《楚辞》名篇中的内容,与当年吴广平老师的课有直接关系!当年,吴广平老师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因为喜欢他的课,竟然很快听懂了他浓重的方言。今语今意解古人,比喻恰当,趣味横生。
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诗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之一!
昨天,凌云志老师说,成功的人,具有几大特点:目标清晰,很努力,能坚持。吴广平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七、中师生教授王健平老师
王健平教授初中毕业后进入中师学习,通过自己的勤奋,读研、读博,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王健平教授从“双减”政策颁布的时代背景、“双减”政策落地的焦点、“双减”政策落地的难点、“双减”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双减”背景下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双减”政策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建议等7个方面,阐述了“双减”政策的相关问题,让我们对“双减”政策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