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middot祥华专栏跟着

跟着课文学仿写山东菏泽牡丹区二十一中孔祥华

什么是仿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仿写到创作的过程。

朱熹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比如李白游历金陵凤凰台,便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代大家扬雄取法易经、论语和尔雅,而作太玄、法言和方言;韩愈、欧阳修、苏轼等,熟读古文,拟摹古文,再创新发明,自成一代宗师;茅盾仿写高尔基的《海燕》写出著名的《雷雨前》,喊出“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时代最强音……

仿写,就是模仿范文练习作文,即模仿某些范文的语言、立意、构思、表现手法等技巧,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魏书生老师将仿写这种方式应用于水平中下等的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注意:仿写不是抄袭,抄袭是不假思考地照搬不误,而是在阅读别人文章过程中看到别人是这样写作的,从而能给自己在写作上或是在语言运用、选材立意等方面给自己一个写作的思路。写作的规律就应该是由模仿到创新。经过反复地训练,掌握仿写的作技能,便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由此加入自己的体会,这便是独立创作的开始。

仿写是一种求新的创造活动。就像韩愈学孟子的文章技巧,但是韩愈的文章中,已经看不出孟子;又如欧阳修学韩愈的文章,但是欧文中看不见韩文,这就是到了更高的层次。我们可以仿照原文的形式、内容、主旨,选定新的意向,进行再创活动。范文只是例子,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得到点化,最终走向创新,依着葫芦画出自己的葫芦,这才是目的。

仿写原则:

(1)模仿的是形式和方法,感受和理解是自己的,因此要立自己的意,说自己的话;必须做到“我手写我心”。(2)模仿要有针对性,注意模仿那些对自已有启发的东西;(3)模仿要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我们应引导学生积累名家名篇,把课文当做习作例文去研究、去赏析、去借鉴,从中学习和掌握仿写的方法与技巧,将仿写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样日积月累,定会提高写作能力。

仿写的基础

“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之于写作,就如地基之于大厦,源泉之于河流,树根之于枝叶,基础不牢则大厦倾危,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树根萎缩则枝叶枯落。只有进行广泛的阅读,才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

积累语言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仿写的基础。它一般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内容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词语和短语;语言范例是指名段名篇;语言知识是指与语言相关的语法逻辑等基本常识。

(一)写作素材的积累

素材是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零散的,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材料。写作素材则是在写作创作中运用优美词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名人名言等,用以丰富作文的语言。

“新课标”中明确了:“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够丰富,很难借助合适的文字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指导,让学生逐步将自己的素材库丰富起来。学生的素材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自己直接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二是间接的人生阅历,即阅读等。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来说很少,加之一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因此写作的素材也不会多。为了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我特地安排学生建立了作文采蜜本,每周布置不同专题的作文积累作业,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三年下来,我们的采蜜本内容摘录越来越丰富;观察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差异;按照一定顺序性观察景物,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动用多种感官相结合观察景物;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观察身边的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