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名言 >> 诗经全文26

诗经全文26

第14篇驺虞

讴歌猎人的身手。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01、茁:草刚从地上冒出来的状态

02、葭:芦苇

03、蓬:蓬蒿

04、壹:数目词,或说发语词

05、发:射箭

06、豝(Ba):母猪

07、豵(Zong):小猪,一岁曰豵

08、驺虞:猎人

春日田猎芦苇长,箭箭射在母猪上,哎呀!猎人射技真高强!春日田猎蓬蒿生,箭箭射在小猪上,哎呀!猎人射技真高强!

关于这首的要旨,《毛诗序》觉得是歌咏文王感化的诗做,说:“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繁生,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霸道成也。”朱熹《诗集传》表现此义,扬言“诗教”,说:“南国诸侯承文王之化,修身齐家以治其国,而其仁民之余恩,又有以及于庶类。故其春田之际,草木之茂,兽类之多,至于如斯。而书生述其事以美之,且叹之曰:此其仁人果然,不禁牵强,是即真所谓驺虞矣。”旧说再有乐贤者繁多、怨生不逢时、赞驺虞守法等说,古人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则觉得是小奴婢为奴婢主放猪,屡次遭到驺虞(猎官名)的监督陵暴,有感而做。但大大都学者都觉得此诗是讴歌猎人的诗歌。

  此篇之因此有不同的解说,分歧紧要源于对“驺虞”一词的明白。保留“诗教”的学者们视驺虞为仁兽,觉得此诗是描绘春蒐之礼的,人们铲除害兽,但又猎不尽杀,推德政及于兽类,不过将驺虞解说为兽名最大的毛病是与诗意不能贯穿。因而《鲁诗》就已将“驺”释为皇帝之囿,将“虞”释为司兽之官,古人鲍昌《释驺虞》一文,解“驺”为豢养畜生的人,解“虞”为披着皋比高声呼唤的人,将驺虞合训为猎人,至此,这首诗的诗意涣然冰释。

  全诗两章,每章三句,第一章首句“彼茁者葭”,点了然田猎的靠山,当春和日丽之时。风煦润物,花木秀出,母猪隐藏在生气勃勃的芦苇当中,极其隐密,猎人却可以“壹发五豝”,所获不菲。第二章首句“彼茁者蓬”,指出行猎是在蓬蒿遍生的田产,天高云淡,草浅兽肥,即使猎物小猪不易被察觉,但猎人仍旧可以“壹发五豵”,轻便自在。狩猎的场所、靠山在变,但猎人的收成一样丰富,足见其射技之高明。做家截取了行猎经过中的两个场景,简笔淡墨,勾画出猎人弯弓搭箭、命中猎物的活泼画面,堪称以极少量胜多多许。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