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是《诗经》里《国风·召南》里的一篇,作成于先秦,作者已不可考,全诗如下: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第一章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诗里指闪烁。三五,我个人认为诗里是虚指,指数量。肃肃,《毛传》“肃肃,疾貌”,所以诗里指疾行。宵征,解释为夜行。诗里指天还没亮。公,指公事。寔,通“实”。第二章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维,诗里指是。参,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之一。昴,同“参”,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之一。抱,主流解释为抛。但我解释为抱着,指抱着东西侍候别人,这样更符合全诗意境。衾,指被子。裯,一说被单,一说床帐。诗里我取被单来解释。犹,解释为如同。我对这篇《小星》全诗的解释: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三颗五颗在天空的东方。天还没亮就急忙出行,昼夜都为公事忙碌。实为命运的不同。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是西方七宿中的参星和昴星。天还没亮就急忙出行,抱着被子和床单侍候在侧,实为命运不如人。我对这篇《小星》的一些个人见解:《小星》是一篇描写哀怨命运不公的诗歌,体现了先秦时代下层人的生活不易与艰难。为了不耽误差事,天还没亮就上路,没黑没白地侍候在贵族身边,由此发出了命运不公的感叹。至于第一章的“夙夜在公”与第二章的“抱衾与裯”,可以说是有不同解释,“夙夜在公”既可以解释为为朝堂公事忙碌,也可以按我的说法解释为侍候在贵族身侧,同样也是公事。“抱衾与裯”既可以按主流解释把“抱”解释为抛,指抛弃温暖的床被去朝堂,也可以按我的说法解释为抱着床被侍候在侧。以上两种解释,直接决定了作者身份的不同,按前者的解释,诗歌作者身份应为士大夫之类,而按我的解释即第二种解释诗歌作者的身份就是下层的仆人,二者的身份可谓天壤之别,但这两种说法无疑都能解释的通,无论哪种解释都不影响这篇《小星》的主题即悲叹命运的不公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