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如好《缁衣》,恶恶如恶《巷伯》”,一切简单、质朴、温暖、纯净的人性之美,都值得人之爱。缁衣国风·郑风·缁衣缁(zī黑色)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译文黑色礼服多得体,旧了我再为您做一袭。您到官署去办公,回来,我捧上精美新衣。黑色礼服多美好,破了我又为您做一件。您到官署去公干,回来,我奉上漂亮新袍。黑色礼服多舒展,破了我又为您做一套。您到官署去办公,回来,我给您亮丽新衣。《缁衣》是“郑风”的第一首。郑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公元前年,郑庄公建都郑,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利用其诸侯兼王室卿士的身份,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兼并了周边小国,侵夺许国,伐卫,又与齐结盟伐翼、伐宋、侵陈。身为诸侯的郑对周天子骄横无礼,以下犯上,挑起对周的战争,让周天子王权从此衰落。郑国在春秋时期最先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俨然春秋初年第一大国。后因内乱衰败,成为晋国楚国的夹心饼,两头受气,前年,终至于被韩国所灭。所谓“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当初多威风,后来就死得多惨。我们还是回到《缁衣》,《缁衣》的主旨,有礼贤诗与爱情诗之争。《礼记》中就有“好贤如《缁衣》”和“于《缁衣》见好贤之至”的记载;从文本上解读,《缁衣》亲密的口吻和热情洋溢的感情当属于爱情诗的范畴,故当代学者多以为其为爱情诗。缁衣,古代用黑色帛制成的朝服。《毛诗故训传》说:“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卿士旦朝于王,服皮弁,不服缁衣。退适治事之馆,释皮弁而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这段文字说明古代卿大夫到官署理事,要穿上黑色朝服。《缁衣》是一首赠衣诗,运用“赋”的表现手法,直叙其事。诗中“予”的身份,应该是穿缁衣者的妻妾。也许是出于对丈夫的热爱,也可能是缁衣为她亲手缝制,所以她极口称赞丈夫穿上朝服多么合体,多么美好,多么体面,诗中形容缁衣合身,连用三个形容词:“宜”、“好”、“席”,称颂之词无以复加;“改为”、“改造”、“改作”,三个动词,殷切之情立现,都表示一个意思:如果朝服破旧了她将再做新的;再三叮嘱丈夫去官署办公回来就呈上刚做好的新衣。声声叮咛,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表达出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挚爱。全诗三章复沓联章,反复吟唱,以夫妻之间日常所说的质朴之语,一唱而三叹,把抒情主人公对丈夫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不是吗?爱一个人,就给他最质朴、温暖、纯净的关怀,爱情,从来都是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