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文学小史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巨作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426/5334051.html

殷商灭亡后,周代继之而起,周王朝摒弃商王朝以巫术卜筮的治国方式,转而建立严密的周礼并且分封诸侯拱卫中央王朝,由于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政治经济制度,周代文化较之殷商,更为繁荣昌盛。

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国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在汉代以前,《诗经》又被称之为《诗》或《诗三百》,因为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诗经》,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儒家又有孔子删改整理《诗》的论述,因此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诗》成为了儒家经典,变成儒者必学之书,冠之以《诗经》之名。

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及历史著作中,多有引用《诗经》中的诗文内容,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的文学价值就已经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追捧。

《诗经》曾是周王朝的宫廷曲谱,可以配乐进行演唱,犹如今天的流行音乐。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经》的曲谱早已散佚,只有文字本身流传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经》就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词本”。

中国的诗词本源,即是歌谣,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元朝。

不管是奔放的唐诗还是绚烂的宋词、凄美的元曲,其实在它们诞生的年代,都是可以演唱的。

《诗经》之作者大多已不可考,从内容上看,诗文所描述的人物有平民、猎人、农民、军士、王公贵族等,可以囊括周朝社会的各个阶层。

一般而言,现代的学者认为,《诗经》中的内容有两种采集方式,一种是当时朝廷王公贵族之献诗,一种是朝廷专门管理音乐之官员的采诗,他们向民间采集诗歌后经过润色整理而成。

《诗经》六义即所谓“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三种风格不同的题材,简而言之,《诗经》中的“风”类似现代社会的流行民歌,“雅”则是各大联欢晚会的美声歌,“颂”则像是歌颂政府、政党的各大红歌、赞歌。

“赋比兴”则是指《诗经》的叙事手法,“赋”是指平铺直叙,直抒胸臆的写作手法,“比”是譬喻、比喻,而“兴”是联想,即先言它物再言本体,由于“比”与“兴”常常难以分辨,因此后世也将“比兴”二字连用。

《诗经》的语言文字带有上古遗风,简洁质朴,大巧若拙。诗文初看之下,颇有些晦涩难懂,但是若熟练掌握《诗经》中常用的语助词,譬如载、薄、言、止、爰等,以及一些生僻字,那么对于诗文的内容,也就非常易懂了。

《诗经》首篇即是“关雎”,这首短小精悍的诗篇也为《诗经》的“风”奠定了主要基调。

“国风”大抵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一般认为,“关雎”是首关于男女恋爱的诗,或曰是男女结婚时候,婚礼庆典上演奏的祝辞。

关雎中对于青年男子遇上一位美丽的女子后,陷入绵长的思念中而不可自拔、想入非非的情状,千年后读之犹然觉得生动诙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轫之作,其多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内容,因此《诗经》中有不少底层百姓对于当时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讽刺,其中就有《硕鼠》。

《硕鼠》将贪得无厌的统治阶级比喻为田间的大老鼠,可谓发人深思,将令人丑恶的老鼠与统治阶级同比较,更将其丑陋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通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中国后世诗词中的山水诗、闺怨诗、边塞诗等,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其最初的雏形,譬如“国风”中的名篇“东山”,既有对艰苦战争的描写,又有闺中思妇的颓丧,既有对战争所带来的家园荒芜的控诉,又有得胜归来与家人团聚的喜悦。

“东山”曲折往复,一唱三叹,篇幅悠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经》中的“国风”,对于男女恋爱之朦胧情怀,描写得十分到位,因而诞生了许多千古名篇,“秦风”中的“蒹葭”,韵味绵远,将男人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刻画得十分细腻且具有艺术上的美感,为后世曹植《洛神赋》之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鹿鸣”是《诗经.小雅》的开篇,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朝廷宴会时所演奏的歌谣,其以性情温柔的鹿群优雅的鸣叫起兴,营造出一幅和谐的画卷。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三国时期的一方霸主曹操曾化用“鹿鸣”的诗句,作《短歌行》,也成为古代四言诗歌的千古名篇,可见“鹿鸣”影响之广。

《诗经》中对于战争的描写,多为出征在外的战士饱含怨言之作,大概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极度不平等,这些底层战士打输了就要丧命,打赢了也只是统治阶层那些王公贵族的功劳,因此战士们的内心是矛盾的,甚至读不出多少保家卫国的“与有荣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大雅》着重描写周人历代祖先的功德,其中“生民”篇,即是歌颂周人始祖后稷的史诗,写其母姜嫄履上帝足迹而生后稷的神奇之事,并写后稷率领周人步入农耕社会的情景。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大明”篇,则是周人为祖先歌功颂德之作,着重描写了周王朝承天受命以及周文王、周武王的盛德,特别是周武王攻灭殷商的战斗,突出描写了周王朝军队之威武雄壮。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经》中的颂有31篇,大多为祭祀之乐,与“国风”、“大雅小雅”相比,从文字的角度要失色很多,少了活泼、鲜明的情感色彩,基本上都是一些正经的歌功颂德之作。

开篇即歌颂奠定了周王朝八百年基业的周文王的诗篇——清庙。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殷商灭亡后,商人的势力依旧非常强大,周武王命令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在商人遗民的外围进行监视,不料武王死后,管叔、蔡叔竟然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

幸有周公旦,举兵平叛,稳定了周王朝的开国基业。

由此可见,当时殷商遗民依旧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武庚叛乱被平定后,为了安抚殷商遗民,周王朝又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商丘,建国号为宋。

因此当时的宋国,依旧保有殷商的旧有传统,宋国君在祭祀祖先之时,便祖述商朝祖先成汤和中兴之祖武丁的功德。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诗经》是非常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中保有大量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写实资料,是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历代歌谣精选》《先秦文学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