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里:衣服的衬里。
曷(hé):何,怎么。
维:语气助同,没有实义。
已:止息,停止。
裳(cháng):下衣,形状像现在的裙子。亡:用作“忘”,忘记。
女(rǔ):同“汝”,你。
治:纺织。
古人:故人,古通“故”,这里指作者亡故的妻子。
俾(bǐ):使。
訧(yóu):古同“尤”,过失,罪过。
絺(chī):细葛布。
绤(xì):粗葛布。
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
以:因。一说通“似”,像。
获:得。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参考资料:
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7
2、辛然.我生之初尚无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5-86
、姜亮夫.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5-54
1、诗的主旨
这首诗的主旨有几种说法——
1.以朱熹为代表的旧时学者大多认为是卫庄公宠爱小妾,夫人庄姜失位,所以庄姜做了这首诗;
2.闻一多则认为这是一对恩爱夫妻,因种种原因,导致妻子无过却被休了。丈夫看到妻子的旧衣服,思念不已,就写了这首诗;
.现代学者则普遍认为这是一首丈夫悼念亡妻的诗,睹物思人,感情缠绵悱恻,层层递进,令人唏嘘不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赞同第种说法,本文就从这个角度进行赏析。
2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吟唱。
诗歌描写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由眼前物联想到逝去人的言行举止,联想到逝去人的能干、贤德,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但诗歌构思巧妙、情感真挚细腻,令人不忍卒读。
纵观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
秋意渐浓,冷风吹来,凉彻心底。身上的布衣已经不足以御寒了,男子赶紧翻箱倒柜寻找换季的衣服。这时,一件绿面黄里子的衣服映入了他的眼帘,他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猛烈地疼了起来,这是自己的亡妻以前穿的衣服呀。
他拿过了衣服,细细地看着、温柔地抚摸着。他从面子看到里子,从上衣看到裙子,他贪婪地看着,妻子昔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眼前,眼泪落下来。“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我失去你的悲伤、我对你的思念什么时候才有尽头呀?
这衣服上的一针一线都是你亲手密密缝制的啊,你是多么勤劳,多么贤惠呀。因为你平时经常地提醒和规劝,我避免了多少失误呀。
季节转换,都是你把应季的衣服给我准备好,事无巨细,也都由你安排妥当。你是多么关心体贴我呀。如今你不在了,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人世间,我是多么痛苦、无助呀!
男子睹物思人,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不能自拔。这种可思而不可近、可念而不可即的情感太感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虽然沉重,却是绝美。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成熟的诗集,它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对后世文学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这首诗可以说是悼亡诗之祖。悼亡诗虽然是悼念逝去的人,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是悼念自己的心,是悼念生命中最美好、最真诚的感情,所以具有动人的情感和独特的哀伤。
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比如说贺铸的《绿罗裙/生查子》中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比如说元稹那著名的怀念原配妻子韦丛《遣悲怀三首》中的“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斯人已去,此情却在。
纵生死契阔,那又如何?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