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书房二十四节气系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酷暑退却,天气渐渐转凉,清晨时分,开始有露珠凝结在地面和叶子上。

在孟秋时节结束和仲秋时节开始的时候,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到了。

有人说,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具诗意的节气就是白露。

诚然,单看“白露”这个名字,仿佛就能感受到凉爽的秋意,看到凝结在草木上的晶莹剔透的露水,纯白无暇。

为什么秋天一到,思念就汹涌而来?

《诗经》里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轻柔婉约、随风起舞;白露,朝生暮死,留驻不得;伊人,若隐若现,不知所踪;秋水,奔流不息,逝者如斯。

四个如雾亦如电的景象,构成了一副朦胧淡雅的水彩画,清秋寂寥,求之不得。

清代牛运震《诗志》:只二句(指首二句),写得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

青年书法家岳冬特意为白露节气撰写的茶挂“蒹葭复苍苍”。

天渐高,气渐凉,身体和心理需要寻找温暖,于是就生了相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杜甫的眼里,白露于夜晚凝结成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消散;在杜甫的心里,白露虽然短暂易逝,但因常与明月相伴,白露仿佛也染上了明月的清辉,那就用白露和明月千里寄去相思吧。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在李白笔下,相思如黄叶般一片片飘落,白露恍若相思泪,打湿了门外的青苔。

白露,果然就是诗人眼里百转千回一滴相思泪。

为了诗意地栖息,骆新书房决定做一场诗经名物展,将美了年的《蒹葭》重现在城市里。

这个展览里有蒹葭、有秋水、有行舟、有伊人,还有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自回时,月满西楼”。凝眸处,是目断飞鸿,望穿秋水的等待和思念。

当你静静地观赏这一场景,是否会像曹植行至洛水河畔,仿佛看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洛神?

本次展览还将推出热销45万套的精品图书《诗经》,该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题解、注释,并完整收录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循幅诗经名物图,出版以来已荣获海峡两岸书籍设计邀请赛“十大最美图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普及读物奖”等殊荣。

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人”即是诗人,“风人深致”意即《蒹葭》最具感发的力量。

诚邀您情之所至,共赏秋光。

展览信息:

上海市浦东新区联洋广场A

地铁九号线芳甸路站3号口出

9月7日起,免费。

原标题:《骆新书房二十四节气系列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