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物图,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三千

一说起诗经,许多人可能就会立刻吟诵起那句经典的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过我要讲的却是它后面那一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句大家大概也不陌生,可我若问荇菜是何物?想必大部分的人不甚明了。今天魏大家推荐的这一本《诗经名物图》,就一本便于认识诗经名物的资料书。

资料书三字,使这本显得有种老学究的气质,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相当的文雅。基本上就是一副图,加上一句诗,就比如说《关雎》这一篇,要提到的是荇菜,它就会配上一张荇菜的画儿,华中之物通常形神兼备,书页微黄,笔锋纤细,极有古韵。

荇菜

这书是《诗经名物图》,可作者却是一位日本的儒学者,这一点让小编心里有点五味杂陈。细井徇,号东阳,曾为僧为医。细井氏有感于因时地之异,古今之异,《诗经》之中的名物多难辨认。他身为儒学家,深感孔子所云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的目的难以达到,所以与京都一带画工商议共同编撰,由细井亲自审定,“加以着色,辨之色相,令童蒙易辨识焉”,学者之心通透博达,不拘泥于国家时代,所以成就此书。

这本《诗经名物图》一共分为草部、木部、鸟部、兽部、鱼部、虫部六部,它只是附上诗句和画儿,并没过多的注释,图录清雅,简单干净。正是因为这种近乎纯粹的设计,才能让读者将专注力用来欣赏,思想好像能够通过这本书,直直的看到千年之前古人眼里的世界。如果这是一本又附上了诗的注解和物的图示,平添了繁琐,那它的魅力反而会有所消减。

在我之前介绍过的那本《人间滋味》里头,汪曾祺曾经很不解‘采葵持作羹’当中的‘葵’是何物?显然不是葵花,而秋葵也是做不了羹汤的,再者就是蜀地的蜀葵,这压根就是不能吃的。那么葵,究竟是何物?这个小小的问题困扰了作者许久,知道他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吃到一种滑溜溜的菜,才知道这是冬苋菜,也就是葵。而北方几乎见不到葵的身影,不过有一种木耳菜,也是葵的一种。

冬苋菜

读了这篇文章,在看诗经名物图,小编才更能明白细井徇编纂此书的用意何在。只希望我们即便是在千年以后,也还能知道,我们祖先诗文里头赞颂的那棵树是什么树?那朵花是什么花?那只鸟是什么鸟?而那只兽,又是什么兽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