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粗解召南篇之采蘩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220321/10467309.html

标题:诗经粗解召南篇之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蘩(fan2):白蒿,用于祭祀。

沚(zhi3):小沙洲。

宫:宗庙。

被(bi4):通“髲”,发饰。

僮(tong2)僮:高耸貌。

祁(qi2)祁:众多貌。

薄(bo2):迫,即急切;一说语助词。

图/诗经名物图解.细井徇.左下部

要去哪里采白蒿?要去湖沼小沙洲。去采白蒿有何用?家中祭祀供公侯。

哪里采到白蒿回?山涧那边新芽开。采来白蒿用何处?公侯拜祖奉祭台。

发髻高耸忙不停,整日整夜在公庭。发髻众多分散去,急急回家睡昏明。

此首诗的主旨与“蘩”有莫大关系,有解释用于祭祀,也有解释用来发春蚕。后者大概源于《诗集传》载:“蘩所以生蚕”;《正字通》载:“蚕未出,煮蘩以沃之,則易出”。然而,此义似与多次出现的“公侯”相差较远,而且按图中所示,白蒿为白色茎叶并带有黄花,正是中华传统祭祀活动中的主要颜色,故取前者。

据《礼记》中“公庭”即为宗庙的庭前。结合其他《诗经·召南》篇章,解读为三个阶段:首章是去采白蒿,次章是采蒿归来,末章是祭祀现场。全诗可以解释为公侯祭祀中忙前忙后的女仆,在去前路上和回来路上分别与人对话,最后在祭祀结束后急急忙忙回家补睡的神态。若释为公侯夫人祭祀,似乎与“下沼采蘩”这种粗活毫不搭边。所以,解释成描绘女仆为公侯祭祀而辛苦忙碌之后,急切回家休息的故事,更加让人信服、更加贴切生活。

《诗经译注》:周振甫,中华书局,年版;汉典网。

注:原载于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