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历史之沉淀,风雅颂四诗之芳华,《诗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受历代文人推崇。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诗经》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血液,其中映射出的乡土情怀、人文情感和家国情义,对中华文化、中华人民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教化功能。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为了更好的在湘一南湖学校初中部普及《诗经》,推动教育教学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需要,形成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我校开设了《诗经》整本书阅读的校本课程。为此,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积极研究《诗经》,广泛阅读名家解读资料,认真整理编写了《诗经》校本教材,以帮助、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诗经》中的每一首诗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交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的重要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怎么做?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便会随着声音‘跑’出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说。
老师们手把手教学生吟诵,让学生在吟诵中揣摩、领悟诗词的内涵,将自己的心与古人的心连接在一起,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通过观看百家讲坛有关《诗经》解读的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诗经》的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7月4日,初中语文资深骨干教师龙广道老师应邀在科技楼六楼报告厅开展《雪霜春事年年晚今古诗情日日新——浅谈诗经》系列讲座。全体八年级的学生和部分老师积极参与,共同接受了这场精神的洗礼。
讲座伊始,龙老师趣味生动的朗诵将大家带进经典的国度里,龙老师觉得《诗经》直白有趣,大可作为教育素材,且潜力无穷。龙老师通过诸多《诗经》篇章,深入浅出的诠释了《诗经》的作用。“诗,可以兴,可以关,可以群,可以怨。”同时,旁征博引,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自身感受,将国学精髓融会贯通,用生动的语言阐释经典,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带领现场听众深入国学世界,感受《诗经》的独特魅力。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不读经典的。”读经典,让人由内而外地富有文化感和气质,语文学科带头人陶玉芸老师提倡大家都加入到诵读经典的队伍中,用心感受《诗经》的魅力。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学生在《诗经》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古典诗歌阅读经验,培养了审美趣味,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进一步培养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渊薮,是古代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和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唯有不断的潜心阅读,用心品味,才能有更加丰富的感悟,才能不断增加文化自信。
阅读《诗经》,我们在路上……
文字:陈娟
图片:陶玉芸
审核:陶玉芸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
校址:岳阳市南湖新区湖滨办事处八仙台社区(棠溪人家对面金星路前进米)
-(8:00-21:00)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