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的八佾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在这里子夏问了孔子一个问题,他引用了《诗经》里的三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和素以为绚兮,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形容一位女子非常的美艳动人,笑容可人,眉目传情。素以为绚兮,是指的在素色的底子上有绚烂的色彩画面,这三句诗是在讲什么呢?
首先,子夏肯定不是在问这三句诗的意思,子夏是知道这三句诗的意思的,子夏的名字叫做卜商,他在孔门十哲里是以文学见长的,所以子夏肯定是知道这三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的。他在这里问孔子“何谓也”,是想知道这三句诗是在表达什么更深远的意义。
于是孔子回答他,“子曰:绘事后素”,一个素色的底子上面画了绚烂的画面之后,我们会看到那个素色底子的珍贵,虽然女子美艳动人,但是不如少女的纯真,这个画面虽然十分绚烂,但是不如那个素色底子的平淡。这是孔子在告诉子夏,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个最平凡的最平常的才是事物的真谛,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而不应该过于地去追求那些浮华的东西。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