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先秦〕
摽有梅,原来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原来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译文及注解译文梅子落地纷纭,树上还留七成。想请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迟误良辰。梅子落地纷纭,枝端只剩三成。想请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梅子纷纭落地,料理要用簸箕。想请求娶我的儿郎,快启齿莫再犹豫。
注解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七:一说非实数,昔人以七到十示意多,三如下示意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再有七成。庶:漫溢。士:单身丈夫。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今:目前。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jì或qì):一说取,一说给。谓:一说集结;一说启齿谈话;一说归,嫁。
参考质料:
、《先秦诗浏览辞典》.上海词典出书社,岁月版,第39页
、洪镇涛.诗经:上海大学出书社,0年8月:-
浏览
这是一首含蓄而斗胆的求爱诗。《摽有梅》做为先民的首唱之做,朴素而清晰,晴明而密意。
此篇的诗旨、诗艺和习尚布景,昔人根底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准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准时也。”“男女准时”四字,已阐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理应略去。《周礼·媒氏》曰:“二月之月,令会男女。因而时也,奔者不由。若无端而不必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清楚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斗胆的求爱诗,就不难了解了。陈奂则对此篇精巧的兴比之意做了简洁的阐释:“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岁数也。梅、媒声同,故墨客见梅而起劲”(《诗毛氏传疏》)。龚橙《诗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一个“急”字,捉住了此篇的感情基调,也提醒了全诗的乐律节律。
全诗三章,“庶士”三见。“庶”者,漫溢之意;“庶士”,意谓漫溢的小伙子。看来这位密斯尚偶然中人。她是在向全面男性寰球找寻、督促,呼叫恋情。芳华无价,然流光易逝。“真实的芳华,纯洁的妙龄的芳华,混身充足了新鲜的血液、身形轻巧而不成侵吞的芳华,这个期间惟独几个月”(《罗丹艺术论·女性美》)。当前梅子黄熟,嫁期将尽,仍夫婿无觅,不能不令情面急意迫。芳华流失,以落梅为比。“原来七兮”、“原来三兮”、“顷筐塈之”,由茂盛而没落;这也正一遍遍在暗示“庶士”:“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知名氏《金缕曲》之忧心“无花空折枝”,仿佛深有《摽有梅》之遗意。
从抒怀主人公的主观心态看,“急”就急在芳华流失而夫婿无觅。从诗篇的艺术构造看,“急”就急在三章复唱而一步紧逼一步。重章复唱,是《诗经》根底构造。但从诗意的表白看,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即重章之易辞申意和重章之顺序渐进。《摽有梅》属于重章之顺序渐进。三章重唱,却一层紧逼一层,活泼有力地呈现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思流程。首章“迨其吉兮”,还有平静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督促的焦心之情;至末章“迨其谓之”,堪称真情毕露,迫在眉睫了。三复之下,听见如见人。
参考质料:
、《先秦诗浏览辞典》.上海词典出书社,岁月版,第39-4页
、(春秋)孔子.诗经图解详析:北京联结出书公司,04年0月:4-5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