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论语第二篇第2节诗三百,一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逐句解释:

《诗》三百

《诗》:《诗经》,西周至春秋的各种诗歌集合多篇,内涵丰富。

一言以蔽之

蔽:遮蔽、概括。

用一句话来说明。

曰:‘思无邪’

邪:非正当,邪恶、邪念

可以说《诗经》的内容纯正,没有邪恶。这是对于《诗经》很好的评价。

心得总结: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也是我们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古时候,《诗经》不只是纯文学作品,更是提升修养和教化民众的经书。儒家所提倡的四书五经,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诗即《诗经》。

《诗经》有诗篇。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雅》是朝廷之乐,由京都官员所作,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庙堂之音,是王室和贵族举行祭祀或重大庆典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合称三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孔子对《诗经》推崇有加,评价《诗经》“思无邪”,认为《诗经》表达了一种纯正、无邪的思想,这是很高的评价。孔子认为《诗经》的诗歌蕴含了社会、政治、人生的根本意义,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统治者如果按照《诗经》来处理君臣关系,则会君臣和睦;用《诗经》来教化民众,则会民风淳朴;用《诗经》来自我修行,则会日臻完善。因此统治者要善于利用《诗经》来治理天下,使得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和谐、自我更加完善。

随着儒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诗经》这种“思无邪”的思想也深入人心,以致温柔敦厚、淳朴善良也成为了中国人普遍的性格特点。

附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