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者最确定的一首诗歌,很多人却读不懂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这首诗歌基本是作者最为确定的一首诗歌,是周公所写。在《尚书周书金滕》中,这样说的,

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鴞》。王亦未敢诮公。

这是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周公被谗而作诗给成王。可以说是诗经作者最确定的一首诗歌了。

管叔蔡叔即是鸱鸮,而周公鸟之母亲,我子者,殷地之百姓也。

第一联

猫头鹰啊,猫头鹰,既然已经盗取我的儿子,不要毁掉我的家室。我对这个家关爱又勤勉,养育我的孩子是多么慈爱。闵,这里当为慈爱讲了。

恩,爱也,勤,勤勉也。

是讲蔡叔管叔,忽悠殷商武庚反叛,武庚要独立,自然是把那里的百姓取走。但是周公一直辅佐武王,又辅佐成王,而且成王年幼,所以周公把自己比作持家的母亲。

恩斯勤思,是讲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勤勉,鬻子之闵斯,

这个子既有成王也有百姓,根本还是在于这个国家的百姓。周公不能眼看这个国家在自己手里被毁坏。

说两个意思,管叔蔡叔是恶贼,第二自己一切都是为这个国家。

第二联

等待天还未下阴雨,用那桑枝桑叶和土来修整我的家室,把我家室的门和窗户都筹划好,如今你的那些百姓,谁还敢侮辱我。

阴雨,以及筹划门窗,管叔蔡叔武庚叛乱所引起的周国动荡啊。此处指周公退避东都后,诛杀管叔以及武庚。户牖,周朝之邦国也。比喻管叔蔡叔为乱,而周公诛杀之。

侮辱周公的百姓既有武庚分封也有镐京的百姓。毕竟当时周公摄政,很多人还是怀疑的,这也是管蔡叛乱的一个原因吧。管蔡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则臣子和百姓都属于下民。

第三联

我的手已经干枯如柴,我还要不停割取荼蘼藤,还要蓄积干茅草盖屋顶,我的嘴也是不能言语,你们却说我不为这个家庭操劳。

拮据,手活动不便,荼,当是荼蘼藤,易于捆扎茅草,嘴病是鸟嘴要运草。瘏,徒音,病也。

这一联很形象,把周公虽然年龄大却一心为国家勤政补漏除恶的形象刻画出来了。正所谓两朝开济老臣心。嘴有病,是讲周公百口莫辩。曰予未有室家是讲臣子和流言歪曲周公摄政不是为这个国家。想必成王看了也会唏嘘流涕,可是成王并未有,还是不相信周公的,前边也说了,王亦未敢诮公。惧怕周公的势力,说明是十分不相信周公的,所以才有这句话曰予未有室家。不是为了国家。后来周邦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成王祈祷占卜打开金滕之书,才看到周公愿意代替武王生病的册书,才感动得一塌糊涂,亲自出迎郊外召周公回来。后人白居易也有诗写这一情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第四联

我的羽毛已经凌乱不堪,我的尾巴已经枯萎凋落,我的家室也是岌岌可危,在这风雨飘摇之中,我的声音还是那样的尖锐嘹亮。

谯,瞧音,枯涩,凌乱。翛,消音,凋落。翘,危险也。

哓,消音,高亢嘹亮也。

这一联是写周公为了周朝邦国鞠躬尽瘁,在周朝风雨飘摇之时,仍然冲破一切偏见,歪曲,和杂音,敢于亮剑,坚持自己一心为公,不屈不挠的斗志。

整首诗歌以寓言的形式来向成王表白,言辞恳切,抒发了周公作为一个老臣不惧流言,忧心国事,为国事勤勉操劳,在国家飘摇之际,敢于亮剑的一片至诚之心。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让人再三回味无穷。一位赤胆忠心为国忍辱负重的形象跃然纸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