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大凡遇到儿娶女嫁的喜事,总是要自家的大门和房门上张贴用大红纸写下的喜庆对联,以表示对新婚男女的祝福和庆贺。尤其在男方这边,贴婚庆对联是这场喜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需要敲锣打鼓放鞭炮,场面是非常热闹的。其中有一副对联,在婚庆场合使用率非常高,对联的内容是:“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这时一副比较传统的喜庆对联,小时候不懂它的意思,后来渐渐明白。杜甫曾作《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联中的“其三句”指的就是诗中的第三句“洞房花烛夜”,而“周南第一章”所指的就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第一篇《关雎》。
《诗经》是大家都知道的,《周南·关雎》也为大众所熟悉,只要读过书的人,大都可以张口就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自古至今都被认为描写的是男欢女爱的爱情,这一点几乎没有什么疑议。可有人喜欢钻牛角尖,非要在这首诗里找出些似是而非的“议点”来,然后挖空心思的去发掘考证,而且还洋洋洒洒的进行长篇大论。其中的“议点”之一就是《诗经》为什么要把《关雎》放在第一的位置,这就有点没事找事做的嫌疑了。一篇文章,一部书,总要有开头的,你按顺序读下去就是了,面红耳赤的去争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就比如我们吃饭,桌子上有好几道菜,你用筷子先夹哪道菜是不是也要说明你的理由呢?
我们读《诗经》,把心思放在理解它的内容上就足够了,因为我们多数人都不是这家那家,都不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又何必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