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名言 >> 文心姐姐的文学课

文心姐姐的文学课

提起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常常会从文学史的角度把它分为七大阶段,与其相对应的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七座高峰。

现在,我们就先去领略一下先秦文学的魅力。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指的是秦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学作品。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主要包括神话、诗歌、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四大部分。其中,诗歌和散文,最能代表先秦文学的精华所在。

先秦诗歌

先秦诗歌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而这个源头是由两道活水汇聚而成,一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经》,一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楚辞》。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现实主义,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在学习唐诗的时候老师们一定讲过,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是想象力丰富、主观性比较强的,而现实主义的作品刚好相反。我们学过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诗仙”李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诗圣”杜甫等等。

先秦诗歌的两大高峰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攀登其中的一座高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诗经》。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首。《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开始称为《诗经》。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了诗歌。

《诗经》的来源

“献诗说”

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规定,诸侯要按期来都城汇报工作,而工作汇报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献诗”,即诸侯将老百姓所唱的歌献上来,因为老百姓过得好,肯定会唱欢快的歌,心情不好肯定就会有怨言嘛。同时,诸侯公卿以及各级官吏,也会作一些歌功颂德或者讽谏时政的诗歌,一并献上。通过献诗收集而来的诗歌,大部分就都编入了《诗经》中的《雅》和《颂》中了。

“采诗说”

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所以采诗又叫“采风”,采诗官们拿着木铎(古代一种用以警众的响器,如上图)行走于山野田林,劳作的人们听到木铎声,就知道采诗官来了,就把自己最近会唱的新歌唱给他听,由他记录下来,带回周王朝。所以,采诗官在他们的时代里,无形中就担当了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的重任。这些诗在公元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也就是后来的《诗经》。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内容:风雅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首,又称“十五国风”。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以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的产生地相当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地区,地域相当辽阔。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篇。《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大雅多是西周时期的作品,而小雅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风”,是地方民歌,最能唱出老百姓的心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民俗价值;而“雅”是宫廷乐曲,多用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颂”又是讨好鬼神的祭歌,相对来讲,价值较低。

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是指铺陈叙述,即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中写道:“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歌就是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比”,就是比喻。《诗经·硕人》中有几句非常经典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臻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几句穷极比喻想象,把美女的每一个部位都实物化,恐你不能领会其极。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每句虽只区区四字,但句法多样,语气自然,创造出很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如“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风雨凄凄”“风雨萧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等,至今还经常运用。

总之,《诗经》是经过很多人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加工而成的,非一人一时之功。这些远古时代留下来的诗篇,千姿百态,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真实地描绘出两千五百多年前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面貌,可以说就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孔子也曾高度评价了《诗经》,孔子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名句积累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6.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