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知识 >> 诗经溯诗歌之起源

诗经溯诗歌之起源

白灵片价格 http://news.39.net/bjzkhbzy/211019/9579884.html

中华诗歌的滥觞可追溯至年前的周王朝。那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短诗充斥着整个国家。从陌上田间到灯烛辉煌。从白衣到王侯,何人不知诗?

诗经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诗经》按照内容划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指各地方的歌谣,《雅》指周人的正声,《颂》代表歌颂神与祖上的歌曲,为祭祀的专用曲。《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成为儒家的经典,与《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并称五经。与《易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并称六艺(乐经已失传)

风雅颂

《诗经》不仅仅是一部诗集,更保留着当时的周王朝的政治与历史的珍贵文献。在孔子编纂诗经后,成为了当时学生的教材。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就是如果不熟悉《诗经》,那么就不能够用高雅的方式来表达。

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最后分享《诗经》里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