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经典阅读欣赏第三期诗经硕鼠

这一期,我要专门来讲《诗经》魏国《国风》里那篇著名的《硕鼠》。在前两期中,我反复提到了《硕鼠》,这硕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硕”就是巨大的意思。这首诗是魏国老百姓骂魏国统治者的。那么魏国百姓究竟是怎么表达愤怒的呢?

当时的魏国,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十分残酷。养尊处优的贵族们厨房里挂满了寒冬深夜百姓们打来的猎物,粮仓里则堆满了百姓们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可是终年辛苦劳作的老百姓们,到头来绝大部分劳动成果都被迫交给了贵族,自己过上了饥肠辘辘、衣不蔽体的生活,有些人都能被活活饿死!你说,这些贪婪的统治者,和从不劳作专门偷吃的老鼠多么相似啊!

老百姓们无力反抗,他们只能把心中的委屈和愤怒都唱到歌里去:“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是《硕鼠》的第一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许吃我种的黍。注意了,最后说的黍是黄米,是当时最重要的粮食,相当于咱现在的大米。看看,一开篇作者就直言不讳地骂开了!是啊,每年刚刚喜获丰收,粮食就被贪得无厌的大老鼠搜刮殆尽,人们能不生气吗!

光是说不许大老鼠吃粮食,就能发泄愤怒了嘛?当然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些贵族还有更可恨的地方:“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看字面又是三岁,又是贯女,这跟三岁的小孩子有什么关系?注意啦,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说,我这么多年养活你们,你们却从来不肯顾念下我!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里就有两个小知识,第一,古代人们喜欢用三这个数字来代表很多,所以三岁就是很多年;第二,原文中,“女”并非是女子的意思,而是表示“汝”三点水一个女字的“汝”,也就是“你”,“你们”的意思。哼!这些养尊处优又大又肥的臭老鼠啊,忘恩负义,抢光我们的粮食,榨干我们的血汗,让我们活活饿死冻死!

听到这里,说不定你心里会想,统治者真这么可恶,那老百姓们只能等死了嘛?其实啊,老百姓们有在诗歌中呐喊出自己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第一句,逝将去女,这个逝字,虽然咱现在说是逝去的意思,可在这首诗里,是表示发誓,紧接着下面,适彼乐土中的“适”,可不是指"合适”,而是指到”。连起来什么意思?“我们忍够了你们这些臭老鼠,发誓一定要摆脱你们的魔掌,去寻找新的乐土!乐土啊乐土,那才是我的家园!”

勇敢地离开压迫,去寻找新的乐土,我佩服《硕鼠》作者的勇气!而且继续读下去,你会发现,作者的怒气根本没发泄完,刚骂完一遍不过瘾,还要继续再一遍,再一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誓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誓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看看,一口气连着骂了三遍!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好像《硕鼠》的作者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没错,就是排比,在《诗经》当中,这也称之为“赋”。排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句子看起来大模样是重复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作者的情绪不断的发泄出来,好像海浪,一波刚刚过去,再给你来一波,让你不断感受冲击,受到震撼。这就是排比最大的效果了!

好了,在这一期中,我讲到了魏国国风中的名篇《硕鼠》,魏国的民歌作者,把残酷的统治者比作贪得无厌大老鼠,而且还用上了排比,连着骂三遍,真是大快人心!在诗歌的每一段末尾,作者也喊出了自己的心声:要摆脱剥削,找到乐土。那么你对于《硕鼠》是否熟悉了呢?在下一期中,咱把目光转向美女,看看《诗经》里描写美人的《硕人》究竟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下期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