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专升本文学史复习资料12

奥赛教育:

二十八.宋玉《九辩》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其中对秋景的感人至深。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九辩》显然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形成悲愤深沉之风格特征。

二十九、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如李白诗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可以概括为:1人格垂范。2骚体模式。3浪漫气质。4象征手法。(另外还有悲秋主题,汉赋之祖等)

三十、补:诗骚异同(仅供参考):

1《诗经》是群体创作,编者不详。《楚辞》是作家作品集,编者刘向。

2《诗经》是春秋中叶之前的作品,《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作品。

3《诗经》:现实主义。《楚辞》:浪漫主义。

4《诗经》:时代风格。中原文化。《楚辞》:地域色彩。楚地文明。

5《诗经》:四言,重章叠唱。《楚辞》:六言,兮字调。

6《诗经》:质朴。民歌。《楚辞》:华丽,个性。

7《诗经》:赋比兴。借物抒情。《楚辞》:扩展比兴。从比兴到象征。

8《国风》:平民文学。《离骚》:贵族文学。

三十一、补:庄骚异同(庄子与屈原比较):

这只是纲要,例子要大家自己举,必须举例子。别的题也一样。

同:

一,都是战国时人,庄子稍早,都是战国文化的代表人物。

二,都是楚地人,都受楚文化的影响

三,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四,都有“哀怨”,也就是强列的批判现实的精神。但又有不同,清代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说:“人虽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五,品行高洁。屈子积极用世,庄子高蹈世外,然皆品行高洁。

异:

一、面对现实,庄子出世求解脱,屈原入世求谏争。庄子做隐士,屈原做诤臣。

二、庄子以寓言体道,屈子以比兴抒情。屈原多采用比兴夸张之法,而且比中有比。而庄子用比喻和夸张之笔。庄子文中,山川草木都有人情味。屈原诗瑰奇华丽,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象;而庄语恢奇幽默,充满荒诞。

三、从艺术风格上看,庄子深邃,屈子奔放;庄子幽默,屈子严肃;庄子汪洋恣肆,恢诡谲奇,屈子绚丽

多彩,瑰伟壮丽;屈子直抒胸臆,庄子玄秘深奥;屈子幽怨执着,庄子放达超脱。风格各异,但都是文学史

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四、综合来看。清代方东树说:“以六经较庄子,觉庄子意新奇佻巧。以六经较屈子,觉屈子辞肤费繁缛,

然而一则醒豁呈露,一则沉郁深痛,皆天下之至文也。”醒豁呈露,是因为庄子爱恨强烈,不加掩抑。沉郁

深痛,是因为屈原深沉执着、痛苦缠绵。明代陈继儒说:“屈原、庄周皆哀乐过人者也。哀者,毗于阴,故

《离骚》孤沉而深往;乐者,毗于阳,故《南华》奔放而飘飞。”所谓孤沉而深往是因为感情的沉郁执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