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辉灵沼遗址研究起始篇,宗周五灵揭

西安宗周灵沼遗址研究共计七章,是杨军辉老师对西周丰镐二京之“灵沼遗迹”刨根问底式的呕心力作,主要以古籍记载线索,实地走访为依据,结合本地乡老流传,书文之大成。主要书文地域涉及沣河两岸长安区之斗门镇、马王镇、灵沼乡,鄠邑区之秦镇、苍游镇等人文地理知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提要:

西周灵沼遗址,位于西安(中心)西南约20公里,沣河中游西岸,距丰京遗址南界1·5公里,灵沼是西周三灵(灵台、灵沼、灵囿)的重要遗址。

中国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五经之首的《诗经》。《四书·五经》作为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教科书,延续了两千多年,国人通过《诗经》,无不知晓,无不向往“王在灵沼”这个中国最早记载的皇家园林。

本文通过民间人文历史调查,结合田野考察,研究灵沼地理、地貌、水文、水系历史演变,挖掘历史文献,与真实灵沼的人文地气对接,求实归真,从历史地望遗存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系遗迹,公开提出灵沼海子村即为西周“辟雍”的观点,探究其深厚的宗周历史文化元素,从学术角度研究、解析、论证灵沼亦是西周(丰镐)王朝重要的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圣地。

关键词:灵沼遗址、灵道、灵桥、辟雍、西雍、⑴大泡湾、饮马道、周文王宗庙。

註:①灵沼大泡湾:随着灵沼大池水位不断下降的过程,形成了十几处水丘,而当地人称为湾。著名的有十八湾:大泡湾、吕家湾、小湾、锅底湾、龙头湾、龙尾湾、李家湾、军家湾、红渠湾、月亮湾……

灵沼遗址:

《三辅黄图》、《太平寰宇记》均记载,“周文王灵沼在长安西三十里”。灵沼遗址在长、鄠接壤地方,建国初,49年6月1日——58年9月28日,户县赵王镇最早以灵沼乡命名。年长安沣西大公社撤销,长安当地承灵沼(乡)街办至今。

因为辟雍在灵沼,因而辟雍周围环水称“辟池”。与辟池连通的广大水域及其岛屿,统称“灵沼”。上游灵沼大池曾经有多个森林岛屿和鸟类生存的许多大小水丘芦荡;以及灵沼辟雍岛周围分布的回鹤半岛;九皋岛;辟池南岗岛;西雍岛;西雍箭台皋岛,“鹤鸣九皋”是《诗经》以最大虚数形容岛屿之多。灵沼的基本四至:北界,董村以南;东界回鹤庄、西南村以南以西;西界,赵王镇西灵沼河以南以东。南界,根据历史自然地貌水文水系遗存遗迹,应在小丰村西北、东正庄、北正庄北边,谷子硙东北大泡湾一带。其中青铜器所称“灵沼大池”,呈西北东南走向,外围不规则自然状,大池中心和边缘地带分布有许多大小岛屿,分别属于长安鄠邑相邻接壤区,历史水域面积最少在5---6平方公里。

灵道、灵桥:

户县赵王镇两处、莫寺坡一处有“灵道”故址地名。赵王镇街道原西城门匾额“灵衢佳域”。

灵道,是丰镐京都通往灵沼、灵台、灵囿的古代快速干道,继而自灵沼通往采邑西岐岐阳的陆路干道。苗驾村北“运渡台”遗址,则为西周水路码头,亦与灵道相通。

丰镐二京依丰水西岸和东岸高地而建,通衢丰镐双京的沣河桥故称“灵桥”,遗址在客省庄东南丰河古桥。⑵《毛传》载:“言灵道行于沼也,后喻帝王恩泽所及之处”。又“言,灵道行于囿也”。这是因为灵台、灵囿、灵沼、具有国家形制区域上的丰宫,辟雍大学文化中心,周文王宗庙等各自功能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註⑵西汉初,毛苌(亨),为《诗经》作註解,书名《毛诗古训传》,简称《毛诗》。是最早系统解释《诗经》的著作,那个时代,可能还有很多传世文献可供《毛诗》参考,其注解很有史实价值。

作者杨军辉:西安市鄠邑区赵王镇人,长安西周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世居宗周丰京遗址沃土,常年醉心于西周文化研究,历经数年,翻阅古籍,实地勘察,走访乡老,挖掘西周遗迹,整理西周人文,其所文所作堪称宗周文化研究宝贵实地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444.html